首页/文章/ 详情

无人机通信与其他通信有什么不同?(一)

6小时前浏览0

近几年,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通信行业开始关注无人机协同通信。随着对应用场景的调研,发现无人机通信是比以往通信方式更复杂。

在了解这个行业之前对无人机的通信理解是:一、选用U—V频段,实现点对点的遥控通信。二、采用现有的WiFi,实现视频传输。

一、视频传输

目前主流的商用无人机都是“视频传输”,为了追求高清传输,必然要固定的带宽内传输的数据越多越好。(频谱资源紧张)

之前的文章讲到,单载波调制方式更适合地空通信。因为不需要考虑多径的影响。

但是无人机是一个实时移动的通信系统,虽然也是地空通信,但是因为有移动,必须考虑多径的影响。

那么是采用OFDM通信吗?

相信大家坐高铁的时候都会发现信号不好,这说明OFDM是不适合移动通信的。

所以无人机行业采用的通信方式“COFDM”

什么是COFDM,百度的解释是目前最先进的调制技术。

OFDM良好地解决了多径环境中的信道选择性衰落,但对信道平坦性衰落,尚未得到较好的克服。用信道编码来解决这一问题的OFDM称为COFDM。

COFDM既能充分利用信道带宽,也可以避免使用高速均衡和抗突发噪声差错。C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通信方案,单个用户的信息流被串/并变换为多个低速率码流,每个码流都用一个子载波发送。COFDM不用带通滤波器来分隔子载波,而是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来选用那些即便混叠也能够保持正交的波形。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也没理解在说什么。

查了一查,就是冗余编码。

把10个有效信息编在20个数据中,这样就降低了数据丢失的概率。

概括来说

COFDM比OFDM多了一个内部编码纠错,专业术语叫FEC。

总之一句话,比OFDM可靠,适合“动中通”。(波形小伙伴可以详细讲讲是什么)

说回头——射频

说了很多COFDM的优点,对于射频来说,它还是OFDM的一种,改变的是抗干扰性,峰均比并没有变化。

而无人通信这种单机设备对效率的要求是很高。

通的远,待机长,这就要求无人机的设备终端要使用线性化技术。

无人机的通信距离要比手机的通信距离远的多,无人机上行可采用报文指令,但是下行需要传输大量的高清数据,也就是说无人机端发射功率大还要线性好。

写到这里,我特别想说一句,难怪这么贵,真是好东西。

但是还想说一句

国内的某些单位,快看看别人的技术吧,不要故步自封。

从以上得出结论,好的无人机设备应该都采用了线性化技术提升设备的效率——也就是DPD。

从这个角度看,通信的调制方式与公网的调制方式不同,从射频的角度来看,对射频的设计没有什么改变。

总结

宽带通信是专网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无人机作为协同中继点也是行业的研究发展方向,通信终端效率和线性是绕不开的关卡。很多人说通信行业没啥可做的,不说公网,只想说说专网,专网的各位,线性和效率解决了没?

来源:射频通信链
通信无人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28
最近编辑:6小时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39文章 31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工程师之间拉开差距的地方是什么

工程师和工程师之间最大的差距是什么?以前会觉得是基础,确实模电很难,各种公式的推导很复杂,但是现在集成度越来越高,很复杂的公式都模块化,应用化,并不需要知道它怎么来的,需要怎么用就能做的很好。工程师是做工程实现的,反倒是细节才能体现工程师的能力。举个例子——LNALNA是射频工程师常用的器件,十年前的器件还需要做稳定匹配和阻抗匹配现在的LNA不是内匹配销售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推。但是这样的LNA你真的了解吗?真的能用的好吗?LNA作为链路的第一级,关系到整个链路的指标,所以LNA是需要被保护的,绝对不能损坏。加limtter,对加limtter,加limtter就不坏了吗?相信很多射频工程师也都遇到过,加了limtter也坏了。反复看,limtter最大输出10dBm,LNA最大输入20dBm,没超,怎么就坏了呢?第一个反应是LNA是不是扛不住10dBm?再验输入15dBm给LNA,没坏产生了悖论仔细分析,原因应该还是limtter上,但是limtter输出幅度也没问题。这里就需要分析limtter的特性。限幅器限幅器是一个非线性器件,在限制幅度输出的过程会产生丰富的谐波,而谐波的频率可能会超出LNA的使用范围,在这种情况下,LNA电流会急剧增加,耗散功率也急剧增加,最终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击穿。搞明白LNA损坏的原因就可以找到找到相应的对策,一是从源头做起,LNA损坏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电流增加而导致温度上升损坏,对LNA进行电流限制。二、LNA被击穿是因为限幅器产生了超出LNA使用范围的谐波。在不降低灵敏度的情况下,调换一下限幅器和滤波器的位置。 整个过程没有复杂的理论,也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就是对细节的验证和分析。但是能分析出这样原因的工程师也算是一个高级工程师,所以差距是什么——END——来源:射频通信链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