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直是新人入门级的学习内容,我一直觉得滤波器是一个完全没有难度的东西。直到有个滤波器供应商来推滤波器才知道原来滤波器是一个有难度,有钱途的。
本来旨在从理论到实践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如需一同动手,99元/位(30人成团),提供板材物料及调试指导)
滤波器的种类有很多,有巴特沃斯最大平坦,有切比雪夫,有椭圆,还有贝瑟尔等等,不管他有多少种,都脱离不了零极点的理论。
从理论上讲就是传递函数
从公式可以看出,分母有四个解,分子有一个解,分母的解就是极点,分子的解是零点。
零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截止点,那么极点有什么用呢?
极点的虚部比上实部就是Q值,Q值越大,选择性越好。
对于滤波器知道零极点、知道Q值就可以开始进行实际操作了。
以一个低通滤波器为例,采用的是椭圆型滤波器
很多人在设计滤波器时,不知道截止点的设计怎么选择,一般而言低通滤波器是谐波抑制的作用,通带一般选择起始频率的1.3~1.5倍。
就拿88-512举例来说,滤波器要分三段,第一段88-125M,125-180M,180-270M,270-400M,400-512M
看仿真图和仿真器件值
图上有三个零点,对应与电感并联的三个电容。改善抑制主要就是通过零点的调整。
仿真的器件值都是合理的可找到的原件值。
带入实际理想器件仿真。
带入实际器件值,能够仿真出想要的结果,真实的产品就不会偏差很大,根据实际器件值做PCB布局设计,接下来就是调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