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OIP3与EVM的关系

1天前浏览1
什么是非线性?非线性是指输入和输出不在呈现线性关系。射频器件都有非线性,输入的信号增加到一定程度,输出不再随着输入增加,但是输入的信号也不会就此消失,呈现在输出端就是产生了新的频率分量。

一个双音信号输入

按照泰勒级数展开:

从公式可以看出,即使双音信号是理想的,也会有互调信号产生。输入信号每增加1dB,互调产物增加3dB。如果双音输入信号进入非线性区,由于器件的特性,互调产物会恶化的更多。

对于通信传输来说,保证信号不产生失真(互调)是设计的重中之重,通常用OIP3/IIP3来衡量一个器件或者系统的线性指标。    

Pout (dBm) = Pin (dBm) + G (dB)                   (1)

OIP3 (dBm) = IIP3 (dBm) + G (dB)                   (2)

OIP3 (dBm) = Pout (dBm) +IMD3/2 (dBc)              (3)

IIP3 (dBm) = Pin (dBm) +IMD3/2 (dBc)                 (4)

IM3 (dBm) = 3Pin (dBm) – 2IIP3 (dBm) + G (dB)

= 3Pout (dBm) – 2IIP3 (dBm) –2G (dB)

= 3Pout (dBm) – 2OIP3 (dBm) 

IM3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互调产物,IMD3为互调抑制。对于一个宽带信号来说,通常用ACPR或者EVM来计量一个放大器或者系统的线性。对于放大器来说就是双音信号的互调产物。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想要互调好,一是选择更高OIP3的器件,二是回退。

以一个放大器总输出功率为30dBm,OIP3为45dBm的功率放大器(PA)为例。这样一个PA的相对IMD3可利用上述公式推导得出。但是,IM3双音测试中每个单音的输出功率比PA的总输出功率低3dB,即每个单音27dBm。所以利用这些值来计算该PA的IMD3=2*(45-27)=36dBc

仿真图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那么互调和邻道功率是什么关系?

调制是基带调制在载波上,所以对于一个单载波调制方式来说,经过射频调制已经算调制过一次,比如单载波调制峰均比是3dB,加上射频,总的峰均比即为6dB。

所以说对于单载波调制方式来说就是互调抑制加上3dB

也就说如果是QAM调制方式,此时的邻道抑制为33dB,ACLR≈SNR,可以换算得知此事的EVM为2.2%    

对于多载波调制,例如4载波调制在同样的情况下,通过仿真可以得知此事的邻道抑制为23dB

根据ADI的多载波补偿计算来说    

ACLR=IMD3-Cn

4载波的邻道抑制为36-12=24dBc

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多载波调制(OFDM)与单载波调制邻道功率抑制与EVM换算关系不同,因为多载波需要考虑载波之间的正交性,所以同样的邻道指标情况下,对应的EVM,OFDM的更差一些。

来源:射频通信链
ACP非线性通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28
最近编辑:1天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39文章 39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一个射频工程师的十年—谁的人生不迷茫

从事射频行业已经十年了,说说我这十年的经历,希望能给即将入行的人或者正在行业里纠结的人一些启发。10年前刚入行的时候,非常的迷茫和没有方向,当年我的理想工作是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就是这么眼高手低),我不了解这个行业,刚开始第一年干的非常的内耗,不想学习,天天混日子,整天想着找更稳定更体面的工作,干了一年,什么也没学会。颓废,焦虑,眼高手低,这是我工作第一年的状态·····第二年,我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从头开始,换工作,但是因为第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所以工作没有刚毕业好找,最后找了一家专门做射频的公司,想着不管怎么着,先学个技能。好好做起了射频,调试功放,画板子、焊板子、搬仪表···其实工作忙起来,人反而没那么焦虑了,状态开始变好,做了几个项目后,觉得自己累积的可以了,需要更大的平台,辞了这份工作换到第三份工作,对行业有一点认知了,觉得专门做射频的公司活又多又累,于是转到整机行业。这是我最好的时候,射频基础有一些,项目做过一些,当时的目标也很明确,我要做射频leader,奔着这个目标,一直在努力,天天加班学习,充实且有方向。在成功做成几个项目后,就到了射频leader的位置。但是在成为射频leader以后,开心了一段时间,不到一年我发现我又找不到工作的方向,又陷入了迷茫期,因为我是射频工程师,再升一级就需要对产品的设计熟知。而我对通信协议,波形算法了解都不多,我觉得自己没有升职机会,奋斗找不到方向····这一次不是对未来未知的迷茫,而是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处位置的迷茫,跳槽也没什么大的改变,工资加不了多少,活可能会成倍增加又开始摆烂了,当时在想,这可能就是中年危机。虽然在工作上不积极,但是我并没有停止学习,我开始去学习和研究通信系统,整合知识点,通过两年左右的梳理,对通信系统从符号到电磁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指标从产品的角度理解也有了全面的认知。摆烂了两年,虽然我的射频能力没有提升,但是发现我对产品的理解和以前不一样,可以和产品经理battle几个来回,怼他的需求不合理···而且多次和波形沟通、交流、讨论,发现从通信的层面理解要比他们更系统,更全面,慢慢的目标又清晰起来,又找到了奋斗的下一个方向——产品总监或技术总监不管我最终是否能到那个位置,我都知道奋斗给我带来的积极反馈是其他东西都不能比的,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准备,学习,积极参与产品需求设计和讨论,来源:射频通信链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