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EE小新。
今天看看硬件工程师都怎么背锅的,哈哈。
软件更新能OTA,硬件出问题只能召回。
产品死机了?肯定是硬件供电不稳!
软件工程师的口头禅:重启试试→换台设备→找硬件看看。
你这板子供电有毛刺吧?
客户这个板子怎么还要改线,去让硬件工程师改一下吧
我这边测试是好的啊,肯定是硬件问题。
散热不行?我风道设计明明能吹灭蜡烛!—啥?你们为了省成本把风扇删了?
螺丝孔对不上?PCB定位误差超0.1mm,没办法只能改硬件
你这板子凸出一块,壳子合不上!硬件布局不行啊!
金属外壳变WiFi信号屏蔽罩,是天线设计没预留净空区啊
机器烫到能煎蛋!硬件功耗超标了吧?”
让你出个3D模型,现在干涉了,赶紧改一下
散热方案评审时你同意的,现在嫌孔小?
为什么软件加班能搞定,硬件只能等工厂?
打样要2周,贴片排队3天,测试翻车重来…
我不管什么电磁兼容!周五必须量产!
需求变更如翻书:加个5G模块吧,主板尺寸不许变哦!
一样的东西,别人家咋能做出来?
报告写了—高温70℃死机,是硬件散热缺陷
设备偶尔开机花屏,复现率10%,硬件信号有干扰
电池续航比竞品少10分钟!硬件功耗优化太差
插了某山寨U盘就死机,硬件USB驱动不稳
采购为降本换了便宜电容,结果整机过热。“这料是硬件签字的啊!”
换国产的便宜70%,功能一样,完美了!
TI的芯片交期52周,换国产吧
买到翻新的芯片,整机炸了,都是硬件确认过的参数
加个功能吧,就一个小芯片
量产机发热:“硬件散热设计不行啊!”
用户嫌续航短:“硬件功耗优化太差!”
连不上WiFi:“硬件天线没调好吧?”
量产后,加个无线充电吧,现在流行!
周一:“Type-C接口用户想要!”
周三:“调研说用户更爱Lightning!”
周五:“算了还是加个3.5mm耳机孔怀旧吧…”
厚度再薄1mm!视觉说这样高级!
硬件用了0201电阻,眼瞎了都焊不准!
虚焊率30%,设计垃圾
BGA芯片底下放测试点?维修小哥得用显微镜绣花
你板子公差±0.1mm,壳子公差±0.3mm——装不进怪我?
连接器和壳孔永远对不上,能不能专业一点
你选的螺丝硬度太高,电批一打就滑丝!
软件崩了能重启,硬件炸了会冒烟,所以下次看到硬件工程师抱着示波器流泪,请递瓶降压药——他们不是在调电路,是在调人性的底线啊!
百年后,硬件工程师的墓碑刻着:这里长眠着一位英雄——他抗住了需求变更、顶住了成本压力,最终死于软件工程师的一句“你这板子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