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频率可重构技术

13小时前浏览0



频率可重构天线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开关或者加载电抗元件来改变天线的结构,从而达到改变天线上电磁流分布的目的。这种改变会影响天线的某些参数(如阻抗),使其在不同的频带内符合天线的需求,从而实现天线在不同频带上切换工作。具体来说,频率可重构天线通常利用天线拓扑结构或调谐元件来获得很宽的频率调谐范围。

目录



   
  • 频率重构的调谐方法    
  • 频率可重构天线的优势和发展    
  • 参考文献    
 
 

 



Reconfiguration

As shown below👇

频率重构的调谐方法

几种常用的频率重构的调谐机制,包括,

1、半导体 p-i-n 二极管、

2、变容二极管、

3、线性致动器、

4、压电盘、

5、可移动金属柱、

6、调谐螺钉。


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种:

1、通过电子或机械开关切换实现频率可重构:这种方式是通过在天线口径合适位置加载电控开关(如MEMS开关或PIN二极管)来实现频率的重构。通过控制这些开关的通断状态,可以改变天线的有效电流长度,从而调整天线的工作频率。

2、通过加载电抗元件控制实现频率可重构:这种方式是通过在天线上加载可变电抗元件(如变容二极管或电感器)来控制天线的阻抗,进而实现频率的重构。通过调整电抗元件的值,可以改变天线的谐振频率。

其中,机械调谐元件(如金属螺钉)的一些缺点包括调谐速度慢、调谐可靠性低以及无法容纳在平面结构中。

而半导体变容二极管因其更快的调谐速度以及易于使用表面贴装方法与印刷电路板 (PCB) 组件集成而被广泛用于频率可重构天线


而,半导体变容二极管因其更快的调谐速度以及易于使用表面贴装方法与印刷电路板 (PCB) 组件集成而被广泛用于频率可重构天线。



频率可重构天线的优势和发展

频率可重构天线的设计已被广泛研究,以缓解频谱拥塞问题并提高射频前端 (RFFE) 的硬件灵活性。与宽带天线相比,可调谐窄带天线具有尺寸、重量和功率 (SWaP) 优势,并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 (SNR)。通过将辐射器与带通滤波单元共同设计以形成紧密集成的滤波天线模块(也称为 filtenna),可以进一步增强可调谐天线的性能。

频率可重构天线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1. 通信领域:能够应对5G、物联网、智能终端等领域的需求,实现多频段移动通信,减少天线的体积和功耗,提高通信质量。

  2. 航空航天领域:可以实现多频段的GPS导航功能,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3. 军事领域:能够实现多频段的雷达探测和电子对抗功能,提高军事通信和电子战的能力。

未来发展趋势

  1. 天线小型化设计:随着技术的发展,频率可重构天线将更加小型化,适用于更多的场景和设备。

  2. 集成多个功能:未来频率可重构天线将实现多个功能的集成,例如在固定天线上集成GPS、蜂窝通信和Wi-Fi等多个功能,提高天线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 高速数据传输:未来频率可重构天线将更加注重高速数据传输的能力,例如在5G通信领域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参考文献



   

[1] R. Agasti, D. C. Nichols, A. M. Eck, H. H. Sigmarsson and J. E. Ruyle, "Varactor-Tuned Superstrate-Loaded Antenna and Filtenna for X-Band Application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72, no. 10, pp. 7651-7663, Oct. 2024, doi: 10.1109/TAP.2024.3451692.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ACT电路半导体航空航天电子ANSA通信MEMS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2
最近编辑:13小时前
周末--电磁仿真
博士 微波电磁波
获赞 26粉丝 53文章 38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天线罩、雷达罩

天线罩是保护封闭式天线免受恶劣外部环境影响的设备,同时用作天线电磁 (EM) 波的透明窗口。目录 天线罩 层流烧蚀雷达罩 参考文献 IntroductionAs shown below👇天线罩一、分类与结构分类:按使用场景:分为航空型和地面(含舰载)型两大类。按电气性能:根据天线辐射波的入射角,分为垂直入射天线罩和大入射角天线罩。按结构形式:分为均匀单壁结构、夹层结构和空间骨架结构等。按成形方式:地面天线罩分为充气罩和刚性罩两种。结构:天线罩的结构设计需综合考虑电气特性和机械性能。罩壁厚度与工作波长有关,需按工作波长设计均匀单壁壁厚或夹层结构的夹芯厚度。材料选择需考虑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机械强度等因素。常用的材料有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陶瓷、玻璃-陶瓷、层压板、聚酯纤维薄膜(涂有海帕龙橡胶或氯丁橡胶)、蜂窝状芯子或泡沫塑料等。二、设计步骤天线选型: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要求,选定适合的天线型号和频段范围。天线罩形状选择:根据天线的类型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天线罩形状,如球形、圆柱形等。材料选择:综合考虑材料的强度、重量、耐腐蚀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天线罩材料。天线罩尺寸确定:根据天线罩的外形、材料厚度、固定方式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尺寸范围。天线罩制造与测试:进行天线罩的制造,并在制造完成后进行装配和测试,确保天线罩和天线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层流烧蚀雷达罩飞行器或车辆在再入过程中的速度通常达到高超音速水平,并且由于极端的空气动力学加热,天线罩会经历高温烧蚀。消融引起的天线罩厚度变化会影响天线罩系统的电磁性能,例如增益、指向精度和旁瓣水平,从而限制天线罩在再入环境中的更好应用。一些用于高超音速环境的天线罩通常在其外表面涂有烧蚀层,以保护天线罩的内壳。高温烧蚀引起的平面天线罩烧蚀层厚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传输效率的不良波动。此外,锥形天线罩上烧蚀层厚度的变化将导致所需频率下的功率传输系数下降。假设整个烧蚀层的厚度变化均匀;也就是说,每个地方的烧蚀厚度都是一致的。然而,对于流线型天线罩,情况要复杂得多,其中高温烧蚀基本发生在天线罩的正面区域,导致烧蚀区域内天线罩壁的厚度分布不均匀。消融除了导致远场图案失真外,还显着提高了视轴误差 (BSE)。在再入飞行器的实际运行环境中,由于消融区域内烧蚀厚度和形态变化的固有随机性,天线罩具有复杂多样的烧蚀形状。现有的天线罩高温烧蚀工作侧重于孤立的情况,缺乏系统的研究,导致对高温烧蚀天线罩的电磁性能了解不足。参考文献 [1] W. Duan et al., "Study on the Electromagnetic Performance of Radome With Laminar Ablation for Reentry Application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72, no. 8, pp. 6261-6269, Aug. 2024, doi: 10.1109/TAP.2024.3418130.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