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MIMO天线为什么需要使用同一个接地

17小时前浏览2



多天线之间的耦合一直是MIMO天线在有限空间内设计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为什么MIMO还要设计在共同的接地上?

目录



   
  • MIMO共地的原因    
  • MIMO天线的解耦合方法
  • 参考文献    

MIMO

As shown below👇

MIMO共地的原因

MIMO天线通过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单元,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信号,从而实现对空间信道的复用。这种复用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然而,为了实现高效的MIMO通信,各个天线单元之间的信号需要保持相对独立,以减少干扰和耦合。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MIMO天线的小型化成为了现代通信系统设计的重要趋势。然而,这种小型化趋势导致天线单元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增加了天线之间的耦合。

如所见,MIMO天线有很多的设计都需要使用同一接地,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减少地面波的影响

MIMO天线在工作时,除了受到空间波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地面波的影响。如果每个天线单元都使用独立的地板,那么地面波可能会在地板之间产生复杂的反射和衍射,从而增加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和干扰。共用地板则可以通过统一的地电势面来减少地面波的这种影响,进而降低天线单元之间的干扰。

二、构建等电势面

在MIMO天线的设计中,为了构建等电势面,通常需要将各个天线单元的地板连接在一起。等电势面的构建有助于确保天线单元之间的电势差最小化,从而进一步减少干扰和耦合。

三、实际应用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MIMO天线往往被安装在有限的空间内,如手机、基站等设备中。这些设备对天线的尺寸和布局有严格的要求。共用地板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得MIMO天线的设计更加紧凑和高效。

四、优化天线性能

通过共用地板,MIMO天线可以更容易地实现阻抗匹配、方向性控制和极化分集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有助于优化天线的性能,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率。




MIMO天线的解耦合方法

多天线解耦合已有很多设计方法,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多天线解耦合--二元阵本征模去耦匹配网络

倒 F 天线 (IFA)组成的MIMO解耦技术


简单来讲,为了降低MIMO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效应,解耦合策略多为如下方法:


分集技术:通过将天线单元正交放置或设计特殊的天线结构,可以显著提升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

中和线技术:通过金属线连接天线单元,引入新的电流耦合路径,使得新路径上的电流方向与原有的耦合路径相反,从而中和辐射场,减小互耦现象。

电磁带隙结构(EBG):通过在天线阵元间按照一定规律排列EBG结构,可以形成一种电磁波禁带,降低天线单元间的耦合。

缺陷地结构:在接地面上刻蚀解耦频段对应的缝隙槽或延长电流耦合路径,以减少天线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

寄生枝节:作为反射器被添加在辐射单元之间,能够在原有的电流耦合路径处产生新的电流路径,这两条路径产生的辐射场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



参考文献



   

[1] W. Tang, J. Sui, J. Li, D. Li and X. Zhu, "A Wideband Decoupling Technique for Two Inverted-F Antennas Using a Capacitively Loaded Ground Cut," in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vol. 23, no. 10, pp. 3058-3062, Oct. 2024, doi: 10.1109/LAWP.2024.3423364. 

[2] X. Mei and K.-L. Wu, "How low does mutual coupling need to be for MIMO antennas", Proc. IEEE Int. Symp. Antennas Propag. USNC/URSI Nat. Radio Sci. Meeting, pp. 1579-1580, 2018.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通信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2
最近编辑:17小时前
周末--电磁仿真
博士 微波电磁波
获赞 26粉丝 53文章 38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仿真软件--HFSS查看场分布

观察散射体结构上的场强分布有助于分析和设计。HFSS软件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目录 场分布查看初步 其他场分布查看(选择某位置的线/面,查看其数值/平面场分布) 参考文献 HFSSAs shown below👇场分布查看初步1、建好模型,仿真完成之后(或者之前)选中需要查看场分布的面/体/线,右键--plot fields--选择E/H/J--选择mag/complex/vector2、在所弹出的对话框,如下为E场mag查看,选择相位、频率、也可以重选择所需的场分布,以及散射体。3、done之后就可以看到场分布了,如下E场的变化。4、调整显示,可以双击colorbar,调整场大小范围调整场的plot类型,可以看到类似等势线分布还可以调整其他设置达到自己的需求。其他场分布查看1、查看某一个面的电磁场分布,如下,在已经求解的结果中,选择新建一个面,选择创建non-model查看面的电场矢量分布以及动图 可以观察到,微带天线的两个辐射边的电场波动很大。2、查看一条线上的场分布数值在模型中画出想要观察场的曲线,并将其设为Non-Model。仿真结束后Result->Create Fields Report->Rectangular Plo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Geometry选定为该曲线。新建一条线,如下图选择Create Fields Report->Rectangular Plot选择在线上查看的参数,比如Mag-E,或者Mag-H会获得数据结果可以观察到在y方向的相位为0°时场强的变化。3、后处理参数扫描例如,在所画的线设置变量Az,线在z轴方向从0-10变化,可以在如下位置设置,与上一节一样,Result->Create Fields Report->Rectangular Plo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Geometry选定为该曲线。选families-右下角nominals--choose nominals被选中的变量不会列入扫描,这里空出来Az,其他变量不扫描添加了Az之后,点击后面的..., 按需求设置扫描范围,例如0-10mm,步进1mm,设置好之后点击new report就可以看到结果了。参考资料 [1] hfss help文档.[2] C. A. Balanis, Antenna Theory: Analysis and Design, 4th ed. 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5.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