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G 术语是根据光学中通过周期性结构实现的光子带隙(PBG) 现象提出的。电磁和天线领域对利用EBG结构抑制表面波的方法已经使用了几十年。表面波抑制有助于提高天线的性能,例如增加天线增益和减少反向辐射。
As shown below👇
EBG结构在微带天线单元间的应用
介电常数对相互耦合的影响在不同的耦合方向上是不同的。研究发现,对于 E 平面耦合情况,高介电常数衬底上的互耦合比低介电常数衬底上的互耦合更强。相比之下,对于 H 平面耦合情况,高介电常数衬底上的互耦合比低介电常数衬底上的互耦合弱。这种差异是由于表面波沿 E 平面方向传播,因此EBG结构常用于E面排列的天线单元之间。
蘑菇状 EBG 结构
蘑菇状 EBG 结构由四部分组成:接地层、介电基板、金属贴片和连接通孔。
这种 EBG 结构表现出独特的表面波传播阻带。
其工作机制可以用LC滤波器阵列来解释:
电感器L是由流过通孔的电流引起的,电容器C是由相邻贴片之间的间隙效应引起的。
对于具有贴片宽度W、间隙宽度g、衬底厚度h和介电常数ϵr的EBG结构,电感L和电容C的值由以下公式确定:
预估频带间隙公式为
[1] F. Yang and Y. Rahmat-Samii, “Microstrip antennas integrated with electromagnetic band-gap (EBG) structures: a low mutual coupling design for array appl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51, no. 10, pp. 2936–2946, Oct. 2003, doi: 10.1109/TAP.2003.817983.
[2] E. Rajo-Iglesias, Ó. Quevedo-Teruel, and L. Inclan-Sanchez, “Mutual Coupling Reduction in Patch Antenna Arrays by Using a Planar EBG Structure and a Multilayer Dielectric Substrate,”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56, no. 6, pp. 1648–1655, Jun. 2008, doi: 10.1109/TAP.2008.92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