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非互易超表面设计

1月前浏览35



非互易超表面是一种具有方向依赖性电磁响应的人工二维结构,能够打破洛伦兹互易性,实现电磁波的非对称传输、吸收或相位调制。

目录



   
  • 铁氧体的非互易性基础    
  • 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参考资料    
 
 

 
     



*

As shown below👇

*铁氧体的非互易性基础

铁氧体是一种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此处沿y轴磁化)下表现出张量磁导率,导致电磁波传播特性依赖于方向:


旋转传播效应:当电磁波(TE极化,电场沿y轴)沿z轴传播时,铁氧体使波的极化面发生旋转(法拉第旋转)。


磁化方向决定旋转方向:向上磁化(+y)→ 顺时针旋转;向下磁化(-y)→ 逆时针旋转(图2(a))。


非互易性根源:正向传播(Port 1→Port 2)和反向传播(Port 2→Port 1)的波经历不同的旋转路径,导致传输特性不对称。


 




*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单元结构

铁氧体圆柱:置于单元中心,磁化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y轴)。

棋盘格贴片阵列:

十字缝隙(Cross-slit):位于一侧,形成低频阻带(~6.5 GHz)。

十字贴片(Crosspatch):位于另一侧,形成高频阻带(~7.4 GHz)。

 


非互易传输机制

正向传播(Port 1→Port 2):

铁氧体将波旋转至十字缝隙侧,缝隙结构在6.5 GHz附近表现为阻带,波被反射/吸收。

十字贴片侧对低频透明,允许高频通过。

反向传播(Port 2→Port 1):

铁氧体将波旋转至十字贴片侧,贴片结构在7.4 GHz附近形成阻带,波被阻断。

十字缝隙侧对高频透明,允许低频通过。

关键点

方向-频率耦合:通过铁氧体旋转控制波与不同贴片的相互作用,实现不同频率下的方向选择性阻带。

极化依赖性:仅对TE波(电场平行于磁化方向)有效,TM波表现为传统带通。



参考文献



   

[1] K. Takahagi and A. Tennant, "Proposal and Demonstration of a Frequency-Selective Surface With Nonreciprocity Depending on Direction and Frequency,"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73, no. 6, pp. 3717-3729, June 2025, doi: 10.1109/TAP.2025.3530756.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ACTANSA电场材料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1
最近编辑:1月前
周末--电磁仿真
博士 微波电磁波
获赞 38粉丝 61文章 43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模式理论--特征模理论的新课题

Characteristicmodeanalysis(CMA)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涉及导电体天线设计的应用中。目录介电和磁性结构的公式扩展在散射控制中的应用纳米粒子散射分析与优化CMA新兴课题Asshownbelow👇新兴应用简介1、介电和磁性结构的公式扩展材料体(介电和磁性材料)的CMA的体积积分方程(VIE)和表面积分方程(SIE)的原始形式在导电体之后不久被提出。然而,直到最近几年,介电介质这个话题才受到了更多的兴趣。这种转变是由于人们对CMA的兴趣重新抬头,以及许多天线(例如,介电谐振器天线、带天线罩的天线和衬底集成天线)中存在/集成材料体。2、在散射控制中的应用出于对隐形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已经开发出使用CMA控制散射特性来处理更复杂的对象,如飞机。此外,多项研究使用CMA来减小天线的带内雷达截面。3、纳米粒子散射分析与优化CMA最近被用于分析和优化各种金属纳米粒子(NP)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其尺寸比之前的应用小得多,约为纳米级。使用CMA可以降低NP分析的复杂性。在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具有高MS的模式代表了与NP的潜在耦合途径。通过识别有效模式的电流或分布,可以识别激发每种模式的入射场分布。也可以识别出任何入射场分布都不能激发的模式,称为非辐射模式或暗模式。CMA也被用于解释复杂形状NP的电磁响应,如蠕虫状碳纳米管和皱巴巴的石墨烯薄片,其中几何对称性的破坏会导致新的共振、模式分离或带宽加宽。CMA对现代应用天线设计的贡献特征模态理论最早由Garbacz提出,后来在70年代由Harrington和Mautz改进。它最初应用于天线形状合成,以及通过反应载荷控制障碍物散射。它还应用于导电圆柱体或完美导电平面中的槽分析。然而,这个理论后来实际上被废弃了,尽管它甚至导致了任意形状的模态解。这在涉及天线和散射体的分析、合成和优化的问题中特别有用。特征模式是实电流模式,可以通过数值计算来导电任意形状的体。由于特征模式形成一组正交函数,因此它们可用于扩大体表面的总电流。然而,本文表明,特征模式对天线设计真正有吸引力的是它们对天线中发生的辐射现象的物理洞察力。模式的谐振频率及其辐射行为可以根据与特征模式相关的特征值提供的信息来确定。此外,通过研究模式的电流分布,可以找到最佳的馈电布置,以获得所需的辐射行为。参考文献[1]B.K.Lau,M.Capek,andA.M.Hassan,“CharacteristicModes:Progress,overview,andemergingtopics,”IEEEAntennasandPropagationMagazine,vol.64,no.2,pp.14–22,Apr.2022,doi:10.1109/MAP.2022.3145719.[2]M.Cabedo-Fabres,E.Antonino-Daviu,A.Valero-Nogueira,andM.F.Bataller,“TheTheoryofCharacteristicModesRevisited:AContributiontotheDesignofAntennasforModernApplications,”IEEEAntennasandPropagationMagazine,vol.49,no.5,pp.52–68,Oct.2007,doi:10.1109/MAP.2007.4395295.来源:灵境地平线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