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6月27日 星期五
毫无疑问,“周期熊” 已经严重冲击中国锂电资本江湖。
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目前中国锂电上市企业总市值已较巅峰期(2021年12月)减少约2.91万亿元,降幅达53.31%,远超同期上证指数5.99%跌幅。
崩塌的市值,进一步对中国锂电产业融资市场产生严重影响,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2022年-2024年中国锂电上市公司合计净筹资规模(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526.35亿元、1087.37亿元和198.02亿元,三年间净筹资规模下降94.38%,上市公司对外融资尚且如此艰难,其他中小型企业面临融资困境不难想象。
不可否认,在持续价格战与贸易战等深刻影响下,中国锂电产业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与困局,但基于长期的锂电研究所关注到的产业变化,24潮产业研究院(TTIR)分析认为,当下资本市场对中国锂电产业(特别指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链),尤其是部分优质企业,存在严重低估的现象与问题。
毕竟即便是激烈竞争的24年,仍有29家锂电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10%以上增长,且其中16家企业实现持续盈利(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等等。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巴菲特曾说,“价值投资的本质在于企业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只有与伟大的企业共同成长,才能够穿越时间的河流。”
为了方便读者朋友对中国锂电上市公司的综合投资价值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从24年起,24潮产业研究院(TTIR)持续重磅推出 “中国锂电上市企业最具投资价值24强排行榜”,覆盖A股、港股以及美股等上市的所有中国锂电上市企业,试图从持续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资本结构与偿债能力、股东回报、估值等十个多维度全面评比中国锂电上市企业综合投资,重点关注优质企业对锂电产业的拉动,以及在产业端用数据探查出的产业链结构性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态势,以供读者朋友参考。
(特别注: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只能用一个指标衡量公司经营业绩,他会选ROE(净资产收益率)。ROE反映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高ROE意味着公司能以较少的净资产创造高额利润,体现管理层出色的资金运用和盈利能力。
理想标准:巴菲特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要高于15%。长期ROE在10%-30%的公司比较靠谱,其中15%-20%性质较高,20%-30%性质非常优秀。
十年时间足够反映出一家企业在周期底部和周期顶部的经营表现。如果一家企业的扣非加权ROE,在周期顶部都不能做到10%,只能说明这家企业经营能力不及格或者生意模式不好,不具备投资价值。
当企业负债率超过70%时,其财务杠杆水平显著上升。这意味着企业依赖债务融资的程度较高,可能导致偿债能力弱化。高杠杆率会加剧企业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或行业不景气时,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偿债压力。
低PB策略,比高PB策略,更有投资价值。原因如下:
对比申万低PB指数和高PB指数。如下面的表格所示,在2000-2023年期间的24年期间,低PB指数有16年跑赢高PB指数,高PB指数只有7年跑赢低PB指数。低PB指数胜率远高于高PB指数。
按上面表格估算,如果我们在1999年末以收盘价投资低PB指数,设净值为1,至2022年末净值将增长至5.65;同样的方法投资高PB指数,2022年末净值只有2.01。这意味着,近23年来,投资价值股的收益远高于投资成长股。
而沃尔特施洛斯是巴菲特的师兄,同样师从格雷厄姆,奉行的就是低PB的经典价值投资方法。在1955年至2002年近50年的投资生涯中,他的累计回报率高达698.47倍,大幅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80倍回报率的水平。
此外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从1957年开始,给标普500指数成分中市盈率最低和最高的两组股票中,分别投入1000美元,到2003年,前者市值增加到了425703美元,年化收益率14.07%,后者增加到56661美元,年化9.17%,市盈率最低组市值竟然是最高组的7倍多,这应该叫做完胜吧。
PS=总市值(截至6月13日收盘)/总销售额或PS=每股价格/每股销售额
PS衡量的是投资者为公司每单位销售收入(销售额)所支付的价格。它反映了市场对公司销售能力的估值水平。
PS估值指标的核心逻辑在于绕过利润,直接关注销售收入。这在以下情况特别有价值:
1.早期或高增长公司:许多初创公司、科技公司(尤其是SaaS企业)、生物科技公司等在高速扩张期,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加大研发投入或铺设基础设施,会主动选择战略性亏损或利润微薄甚至为负。此时,传统的基于盈利的估值指标(如PE市盈率)无法使用或失真。PS提供了一个评估这类公司价值的替代视角。
2.周期性行业低谷期:在行业周期底部,公司可能因需求疲软、价格下跌等原因暂时出现亏损或极低利润。PS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公司在正常化周期中的价值,因为销售收入相对利润波动更小。
3.盈利操纵风险较高时:相比利润(可能受到会计政策、折旧摊销、一次性项目等影响而被 “美化” 或 “丑化”),销售收入通常被认为更难以操纵,数据相对更真实、更可靠。
4.轻资产或平台型公司:对于主要价值体现在用户规模、市场份额和未来变现潜力(而非当前有形资产或短期盈利)的公司,PS是更合适的衡量标准。
股息率代表投资者每投入1元购买股票,每年能获得多少现金分红回报(类似债券的 “利息收益率”)。股息率估值的核心逻辑是:关注公司真实现金流(分红需实际支付现金),规避 “纸面利润” 风险。
近10年扣非加权ROE最低值,反应的是企业在周期底部的盈利能力。周期底部扣非加权ROE越高,越表明该企业拥有穿越周期的能力,综合竞争实力也更加强劲。
而近10年扣非加权ROE最高值,反应的是企业在周期顶部的盈利能力。该指标越高,越表明企业在周期顶部赚钱能力越强,业绩和股价弹性也越大。
净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企业通过存货变现(DIO)和收款(DSO)产生现金流入,通过付款延迟(DPO)实现现金流出延迟。净营业周期越短,说明企业现金周转越快,营运资本效率越高。
用于判断企业持续成长性。
股利支付率是衡量公司分红政策和盈利分配策略的核心指标,反映净利润中用于现金分红的比例。它直接影响股东回报、公司再投资能力和市场估值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