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介绍 随着航空发动机向大涵道比方向发展(目前已达12-13),发动机轴向尺寸日趋紧凑,导致转子与出口导叶(OGV)之间的级间距离显著减小。这种紧凑化设计虽然提升了燃油效率,却带来了显著的转子/静子相互作用噪声问题,主要表现为转子尾迹湍流与静子前缘相互作用产生的宽频噪声。近年来,受生物启发的波状前缘技术因其潜在的降噪特性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鲸鱼鳍前缘的结节结构和猫头鹰羽毛的梳状边缘能够有效降低流动噪声,其机理主要涉及湍流相干性的破坏和声波的相消干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高保真数值模拟方法,系统探究波状前缘在真实风扇级中的气动声学特性,为航空发动机的低噪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NASA格伦研究中心开发的22英寸源诊断测试(SDT)风扇装置为研究对象,该装置被公认为风扇噪声研究的基准模型。研究重点考察了三种典型配置:采用54个叶片的基线径向OGV、26个叶片的低噪声掠形OGV,以及26个叶片的低计数径向OGV。 图1 SDT发动机配置情况 设计了六种不同的正弦波状前缘结构(设计编号#1-#6),其关键参数包括波长(λs=3.5-16mm)和振幅(hs=0.94-4.8mm)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波状结构的几何设计基于严格的数学公式生成,确保前缘曲率的连续性和气动性能的稳定性。所有数值实验均在模拟真实进场条件的61.7%标称转速工况下进行,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工程实用性。 表1 波浪形OGV设计参数 3、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创新的多尺度耦合计算方法体系。在流动模拟方面,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与超大涡模拟(VLES)相结合的PowerFLOW求解器,该方法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精确捕捉宽频范围内的湍流结构和声源特性。湍流建模采用经过改良的RNG k-ε模型,并结合自适应壁面函数处理近壁区流动。在声学计算环节,运用FW-H(Ffowcs-Williams and Hawkings)声类比方法,通过permeable surface将近场流动数据外推至远场噪声预测。 图2 计算模型 4、计算结果 系统的数值模拟揭示了波状前缘的降噪机理与效果。对于低噪声OGV配置(设计#1-#3),由于波状结构的特征尺度(hs=0.94-3.76mm)小于湍流积分尺度(Lx≈6.5mm),仅观察到不超过0.5dB的有限降噪效果。相比之下,基线OGV的大尺度波状设计(特别是设计#6,hs=4.8mm,λs=16mm)展现出显著的降噪性能:远场OASPL降低0.75-1.5dB,声功率级(PWL)在3kHz以上频段呈现明显的宽带降噪特性。深入分析表明,这种降噪效果源于两个关键机制:一是波峰-波谷间的相干性破坏,导致声源强度降低;二是特定频段内声波的相消干涉效应。值得注意的是,降噪效果与无量纲参数Strouhal数(Sth=fhs/U)密切相关,当Sth≥0.2(对应频率f≥3kHz)时降噪效果开始显现,这一发现与平板湍流干扰噪声的研究结论高度一致。 图3 不同的前缘锯齿对低噪声配置的影响(设计#1-#3) 图4 不同的前缘锯齿对基线配置的影响(设计#4-#6) 图5 不同时刻(OGV设计#6)涡量云图 图6 不同时刻(OGV设计#6)壁面压力脉动云图 5、总结 本研究通过高保真的Powerflow数值模拟,系统评估了波状前缘在真实风扇级中的降噪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1、当波状结构的几何参数(特别是峰谷距hs和波长λs)与来流湍流的积分尺度满足Lx<2hs且Lz≤λs/2的关系时,可实现1-1.5dB的显著降噪效果。 2、研究为航空发动机静子的低噪声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对于径向静子或紧凑级间距离的风扇级,采用适当设计的波状前缘是有效的降噪手段。 3、研究中发现现有低噪声掠形OGV由于级间湍流尺度较大,难以通过波状前缘获得理想降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