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基于深度学习yolov5的安全帽实时识别检测系统

4月前浏览88

摘要:在现代工业和建筑行业中,确保员工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安全帽作为一项基础的个人防护设备,对于降低头部受伤的风险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确保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始终正确佩戴安全帽并非易事。传统的人工检查方法不仅效率不高,还容易遗漏问题。幸运的是,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深度学习领域的发展,基于YOLOv5的目标检测算法为安全帽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且准确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YOLOv5这一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构建一个安全帽检测系统,并通过PyQt5开发了一个既简洁又功能强大的用户界面。该界面允许用户轻松上传视频或图片文件进行安全帽检测,或者打开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需求更换预训练的YOLOv5模型,以满足不同的检测场景。我们的系统不仅拥有优雅的外观,还具备高精度的检测能力,支持对多个目标进行实时检测,并允许用户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特定检测对象。这种创新的系统设计,不仅提高了安全帽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也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深度学习、多目标检测、YOLOv5、安全帽、图像识别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工业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工人的头部安全尤为重要。安全帽作为最基本的个人防护装备,能够有效减少因意外撞击或坠落物体造成的头部伤害。然而,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工人流动性大,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难以确保每位工人都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此外,人工巡检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导致安全监管存在盲区。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作为其核心分支之一,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YOLO(You Only Look Once)系列算法以其快速、准确的目标检测能力而广受关注,尤其是YOLOv5版本,在保持高检测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基于YOLOv5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实时处理视频流或图像,自动识别并检测出安全帽的佩戴情况,从而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我们构建的深度学习模型基于一个精心挑选的、包含约5000张图像的数据集,这些图像真实反映了工地作业场景,并被分为"佩戴安全帽"和"未佩戴安全帽"两个类别。数据集已经按照YOLOv5算法的要求进行了格式转换和划分,包括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确保了其即用性。图像采集自多样化的环境,如建筑工地和工厂,涵盖了不同角度、人员密集度和光照条件,确保了模型在现实世界中的准确性。所有图像均已完成精确标注,并逻辑组织,便于用户直接用于模型训练和评估。我们还提供了图像截图示例,展示了数据集的多样性和标注质量,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集内容。

综上所述,基于YOLOv5的安全帽实时识别检测系统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对于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1 不同场景下的安全帽和未佩戴安全帽的示例图像

  1. 研究方法

YOLOv5代表了目标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其卓越的性能在实时检测任务中备受青睐。以下是对YOLOv5优势的描述:

极速检测能力:YOLOv5以其闪电般的处理速度,能够迅速分析大量图像数据,实现几乎无延迟的实时检测。

卓越的准确性:该算法在识别和定位安全帽方面表现出色,显著降低了误报和漏报的可能性,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高度适应性:YOLOv5能够灵活应对多变的场景和数据集,通过参数调整和训练优化,轻松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检测需求。

YOLO算法自推出以来,经过了持续的创新和迭代,从YOLOv1的初试啼声到YOLOv5的成熟应用,其在检测精度、速度和整体性能上的提升显而易见。YOLOv5作为系列中的佼佼者,其架构和核心组件如下:

骨干网络(Backbone):作为特征提取的基石,YOLOv5通常采用如CSPDarknet等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以高效捕获图像的深层语义和空间特征。

连接网络(Neck):负责融合不同分辨率的特征图,通过特征金字塔网络(FPN)或路径聚合网络(PAN)等结构,增强了模型对特征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预测网络(Head):在特征融合的基础上,进行最终的预测,输出目标的类别和精确位置信息。

YOLOv5在训练中采用了多种损失函数,包括边界框回归损失、置信度损失和类别损失,以精细化优化模型表现。同时,通过数据增强、多尺度训练和自适应锚框计算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泛化性和鲁棒性。

在与Faster R-CNN、SSD等其他主流目标检测算法的比较中,YOLOv5在速度与精度的平衡上展现了其独到之处。特别是在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中,YOLOv5不仅能够保证检测的快速性,还能维持高水准的检测精度,确立了其在目标检测领域的领先地位。


图2 YOLOv5网络架构图

  1. 模型训练与评估

1)环境搭建

硬件要求:具备高性能的 GPU 以加速训练过程,如 NVIDIA 系列显卡。

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常见的如 Windows、Linux 等。

Python 版本:推荐使用较新且稳定的版本,如 Python 3.8 或 3.9 。

深度学习框架:如 PyTorch 。

安装相关的库和依赖:通过 pip 或 conda 命令安装所需的库,如 torchvision 、 numpy 、 matplotlib 等。

2)训练参数的设置

学习率:控制模型学习的速度,初始学习率通常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值,然后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减小。

迭代次数:决定模型训练的轮数,根据数据集的大小和复杂程度进行调整。

批次大小:影响模型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一般根据 GPU 内存大小进行选择。

3)训练过程的监控和优化

使用 TensorBoard 查看训练曲线:包括损失曲线和准确率曲线,观察模型的训练进展。调整超参数以提高模型性能:根据监控结果,对学习率、批次大小等超参数进行调整。

4)模型的保存和加载

在训练过程中定期保存模型的参数,以便在后续的训练中继续或在需要时进行加载使用。保存的模型可以用于在新的数据上进行微调,或者直接用于实际的检测任务。

5)评估指标的选择

准确率:正确预测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比例。

召回率:正确预测的正样本数占实际正样本数的比例。

F1 值:综合考虑准确率和召回率的指标。

mAP(平均精度均值):衡量模型在多个类别和不同召回率水平下的平均精度。

6)模型评估

我们提供了三种预训练好的YOLOv5模型,分别是yolov5s_640、yolov5s05_320和yolov5s05_416。三种模型的评估指标分别如表1和图3所示。此外,我们还提供了每个模型的权重文件、混淆矩阵、标签相关图、多种评估指标训练图、每代训练结果文件和训练批次和验证批次结果图等。

表1 三种模型的评估指标数值对比

Model

F1 Value

P Value

PR Value

R Value

yolov5s_640

0.910

0.928

0.931

0.960

yolov5s_320

0.840

0.893

0.845

0.930

yolov5s_416

0.850

0.899

0.871

0.950

   


   


   


(a)yolov5s_640结果图

(b)yolov5s_640结果图

(c)yolov5s_640结果图

图3 三种模型的评估指标对比结果图

   


   


   


   


   


   


图4 YOLOv5检测安全帽识别结果

  1. PyQt5可视化软件

本节详细介绍如何以上述YOLOv5网络为主干,实现对各种安全帽的实时检测与快速识别,利用PyQt5设计了简约的系统UI界面,包括视频、图片,以及摄像头。在界面中,您可以选择自己的视频文件、图片文件进行检测。此外,您还可以更换自己训练的主干模型,进行自己数据的检测。该系统界面优美,检测精度高,功能强大。它具备多目标实时检测,同时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检测目标。本文提供了完整的Python程序代码和使用教程,适合新入门的朋友参考,包括用户登录界面(注册登录、修改密码和忘记密码等)和安全帽实时检测系统(打开图片或视频、开始检测、播放暂停、打开摄像头、录像回放、选择权重文件、报警提示等)。

基于 YOLOv5 的安全帽检测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工厂车间、电力设施等场所。通过实时监测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及时发出警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总之,基于 YOLOv5 的安全帽检测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5 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全帽识别检测系统演示界面

来源:320科技工作室
建筑电力pythonUM理论多尺度控制工厂人工智能FAS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06
最近编辑:4月前
320科技工作室
硕士 | 结构工程师 lammps/ms/vasp/
获赞 231粉丝 418文章 39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基于CST计算Anapole源的辐射特性

本文复现一篇题为“Anapole Meta-Atoms: Nonradiating Electric and Magnetic Sources”的PRL [1]。复现选择使用和文中相同的软件CST MICROWAVE STUDIO。首先进行简单的背景介绍。经典非辐射电磁源是否存在?一直是令人困惑的问题。论文研究了放置在内孔内的由电或磁点状偶极子天线激发的单个超高介电率中空盘组成的物理系统的辐射特性。利用解析和数值方法,证明了这种系统可以支持准极点状态(Anapole),完全抑制远场辐射,从而表现出电或磁非辐射源的特性。结构如图1所示,偶极子天线嵌入到介质桶中,辐射特性如右图所示,在左右出现了一个辐射极低的态,即为Anapole源。图1接下来,进行仿真验证,首先建模介质桶,圆柱挖孔,如图2所示图2然后设置激励源,论文使用一个偶极子天线去激励,因此我们用铜棒去建模一个偶极子天线。如图3所示。图3端口采用离散端口,连接在两个金属棒之间,如图4所示。图4由于要测量辐射特性,因此要加入远场检测,添加100个测量点,如图5所示。图5计算完之后辐射能量的结果在power一栏,如图6所示。图6可以看到在410 MHz处出现了辐射的极小值,和论文结果一致。图6参考文献[1] Zanganeh, Esmaeel, et al. "Anapole meta-atoms: nonradiating electric and magnetic sourc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7.9 (2021): 096804.来源:320科技工作室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