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定量分析占空比调整1‰和1%对方波频谱的影响

1月前浏览42

大家好,我是硬件微讲堂。这是我第115篇原创文章。为避免错过干货知识,欢迎关注公众 号回答问题加入免费技术交流群,抱团取暖,共同进步!  


最近在搞一个新板子,在用近场探头扫频时发现,总是探测到时钟信号的偶次倍频出现,如上图光标中的2和4。于是,针对周期信号的频谱做了一些分析,有点发现,和大家聊一下。

今天要聊的话题和之前发过的一篇原创《周期和非周期信号,谁对电磁干扰的贡献更大?》有关。在该文章中,我们通过仿真的方式得出如下结论:

①当周期信号(方波)的占空比=50%时,幅频曲线中的偶次谐波分量均为0;

当周期信号(方波)的占空比≠50%时,幅频曲线中会同时存在奇次和偶次谐波分量。


我们在此结论的基础上再深挖一下,不能只是定性分析,我们要定量析!

   

一道问题


   

   

照例,先抛出一道问题:周期信(方波)空比50%和占空比49.9%,频谱差多少?或者说 偶次谐波能量差多少?

根据前面文章的结论,周期信号占空比50%没有偶次谐波,而占空比为49.9%,从直观上看,只是0.1%(千分之一)的偏差,应该不会有大的偏差。

为了更直观的分析,我们搭建环境测试下。

   

实践出真知


   

   


信号源:100kHz 方波,幅值-10dBm,占空比可调
示波器:观察时域波形;
频谱仪:观察频域波形;

① 100kHz方波-50%,时域和频谱波形如下:


②100kHz方波-49.9%,时域和频谱波形如下:


我们将频域波形放在一起对比,如下图:


可以看出,在左图中只有100kHz/300kHz等奇次谐波,200kHz/400Khz等偶次谐波均为0;而在右图中,光标显示的奇次谐波幅值无明显差异,但 下面多了一连串偶次谐波,比之前的底噪增大20~30dBm

20~30dBm,什么概念?
20dBm=0.1W;
30dBm等于1000mW,即1W

③100kHz方波-49.5%(下左)和49%(下右),频谱波形如下:


我们将占空比进一步往下调整,发现调到49%时,后面的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的幅值差距明显减小,相差很小。也即是说,如果恰好存在等效天线,此时偶次谐波的辐射已经不能忽略,因为它已经达到和奇次谐波相当的辐射量级

④100kHz方波-40%(下左)和30%(下右),频谱波形如下:


我们将占空比进一步往下调整,发现调到40%时,部分的谐波没有了,比如5次(500kHz)、10次(1MHz)和15次(1.5MHz)。在占空比调到30%时,也有类似情况。具体什么原因,小编也不清楚。小编怀疑是和下图中包络线的有关,但没有能力去证实。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图片

   

总  结


   

   

通过今天的实验可以看出:尽管周期信号(方波)的占空比仅仅是从50%挪动一点点(1‰),偶次谐波的分量会“噌噌噌”地往上飙升,增加20~30dBm;如果挪动1%,那基本上偶次谐波的分量能和奇次谐波分量相当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芯片输出的周期信号占空比未必都能稳定在50%,多少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所以在EMC测试中,不要想当然以为占空比50%就一定没有偶次谐波。实际情况是,奇次和偶次谐波通常都会有存在,不要惊讶,不要奇怪!

注:上述分析是基于当前实验条件得出,请辩证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怎么样?一个简短的问题,给出的回答可浅可深,就看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达到怎样的程度。你学废了么?


来源:硬件微讲堂
电路芯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6-30
最近编辑:1月前
硬件微讲堂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32粉丝 48文章 12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深度解析抑制EMI的利器--展频技术(6)

▼硬件微讲堂▼大家好,我是硬件微讲堂。这是我第113篇原创文章。 上期问题 上篇文章中遗留的问题:为什么谐波的频谱不是依次降低的?到光标6(11次谐波)时,重叠的部分(局部)幅值(叠加)变高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是整体被抬升了?13次(光标7)和15次(光标8)谐波降下去,但到17次/19次谐波,又整体被抬升了?这个图的扫频宽度是40MHz,我们再进一步放大看看这样估计还是很明显,我们稍微调整下参数:用信号发生器的方波依旧保持频率1.77MHz,将调制信号从三角波换成正弦波,调制频率保持fm=7.5kHz,调制深度降低△f=25kHz。降低△f,可以减小展频的宽度,避免相互混叠。我们用频谱分析仪看下频谱如何。这样趋势就比较明显。我们把频谱的最大值连起来,就呈现出下图的包络,频谱的幅值呈阻尼振荡,幅值越来越小。这样就和上面实时频谱中光标6和光标8的行为对上了。我们再看下关闭FM调制模式,方波的信号频谱,如下图。注意此时频谱仪的扫宽、RBW、垂直参考值都相同。对比上下图来看,方波的频谱高了很多,而FM调频后频谱快速衰减。如此可以说明,在EMC测试中,方波带来的EMI影响可以通过FM调试的方式显著降低。在关闭FM调制模式下,我们再把频谱仪扫宽进一步调大到150MHz看看,如下图。学过信号与系统或通信原理的同学,可以回忆下周期信号的频谱,单边谱包络就是这样的性质:离散型、谐波性、收敛性。 先扯到这里吧,再深层次的我也编不出来了! 遗留问题 方波的FM调制的频谱,为什么是这样?其实小编还是没有理解。了解的同学,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来源:硬件微讲堂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