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定了!宁德时代5月20日香港上市,或为今年全球最大IPO!

8小时前浏览6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将迎来一个重要时刻 ——5 月 20 日,宁德时代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一举措不仅是宁德时代自身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步,也对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又有大利好!万亿宁德时代牵手9倍大牛股_凤凰网


一、宁德时代的发展历程回顾

宁德时代成立于 2011 年,自诞生起便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和服务。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宁德时代的发展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诗。

2011 年,宁德时代参与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 —— 张北储能项目,迈出了在储能领域的重要一步。随后,2012 年,宁德时代与德国宝马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这一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宁德时代开始进入国际主流汽车供应链体系。此后,宁德时代陆续与华晨宝马、宇通等车企合作,为其开发动力电池系统,逐步在动力电池领域崭露头角。

2015 年,宁德时代收购邦普,布局电池回收,打造 “电池生产→使用→梯次利用→回收与资源再生” 的生态闭环,形成电池全生命链的服务闭环,展现了其在产业布局上的前瞻性。2018 年 6 月 11 日,宁德时代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征程,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 2017 - 2023 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 7 年排名全球第一;2023 年公司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为 40%,连续 3 年排名全球第一。截至 2024 年 11 月,宁德时代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十四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其中宁德基地、宜宾基地、溧阳基地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灯塔工厂,宜宾基地更是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公司在德国慕尼黑、法国巴黎、日本横滨、美国底特律等地设有子公司,研发人员共计 20604 人,2023 全年研发总投入 184 亿元,拥有及正在申请的国内外专利合计 29487 项 。这些数据无不彰显着宁德时代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二、香港上市:战略布局与重大意义

宁德时代选择在香港上市,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从融资角度来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全球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和高度活跃的资本市场。此次宁德时代港股 IPO 计划发行 1.18 亿股股份(视乎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最高发行价为 263 港元 / 股。若两项权利均获全额行使,按发行价格上限计算,预计募资总额为 40 - 50 亿美元,将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 IPO 项目之一。如此大规模的募资,将为宁德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据公告显示,此次募资所得的 90% 将投向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进一步提升本地化供应能力,巩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从全球化战略布局层面分析,在香港上市有助于宁德时代进一步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香港是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通过在香港上市,宁德时代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到全球投资者,尤其是欧洲、亚洲其他地区以及中东等地的投资者。这将有助于宁德时代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吸引更多国际合作伙伴,加速其全球化进程。目前,宁德时代正在推进匈牙利工厂、与 Stellantis 集团合资的西班牙工厂以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的建设或筹建。在海外市场加速布局的当下,香港上市无疑为其全球化战略增添了强劲动力。

此外,香港资本市场有着严格且成熟的监管体系和信息披露要求。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需要遵循这些高标准的规范,这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强公司运营的透明度,从而赢得全球投资者的更多信任,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石投资者的强大阵容

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吸引了众多实力雄厚的基石投资者,其阵容堪称豪华。据披露,参与本次基石认购的投资者包括中石化、KIA(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高毅资产、UBS(瑞银)资管、Oaktree(橡树资本)、Mirae(未来资产)、RBC(加拿大皇家银行)、太保、泰康、博裕、景林等。这些基石投资者涵盖了能源巨头、主 权财富基金和顶级市场化机构,他们的认购金额最高达 203.71 亿港元(按发行价格上限每股 263.00 港元计算) 。

中石化作为国内能源行业的巨头,入股宁德时代有助于其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加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竞争力。科威特投资局作为主 权财富基金,其投资眼光一向精准且具有前瞻性,对宁德时代的投资体现了国际资本对宁德时代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高瓴资本、高毅资产等顶级市场化投资机构的加入,更是凭借其专业的投资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看好宁德时代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巨大潜力。众多基石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不仅为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更向市场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宁德时代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财务表现与市场竞争力

从财务数据来看,宁德时代展现出了强大的盈利能力和稳健的发展态势。2024 年,宁德时代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620.13 亿人民币,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07.45 亿元,同比增长 15.01%。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47.05 亿人民币,实现归母净利润 139.63 亿元,同比增长 32.85%,综合毛利率达 24.4% 。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近 600 亿元,2023 年和 2024 年连续两年分红率达 50%,并于 2025 年 4 月启动最高 80 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截至 4 月 30 日已高效回购 15.5 亿元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宁德时代不仅在业务拓展上成绩斐然,还注重对股东的回报,在资本市场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市场竞争力方面,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明显。例如,2023 年,宁德时代发布凝聚态电池,最高能量密度 500wh/kg,可应用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展现了其在电池技术研发上的领先地位。2024 年,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兼顾 1000 公里续航和 4C 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新品 —— 神行 plus 电池,并宣布将建国内最大超充服务平台。此外,宁德时代还不断推出诸如天恒储能系统、宁德时代天行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满足不同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宁德时代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竞争中占据着有利地位,成为众多车企和储能项目的首选合作伙伴。


五、对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深远影响

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对于全球新能源产业而言,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首先,它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投资热潮。宁德时代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的亮相,将吸引更多全球资本关注新能源产业。无论是动力电池领域,还是储能电池领域,都有望迎来更多的资金投入,从而加速技术研发、产能扩张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进程。这对于提升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后,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的话语权和引领作用。通过与全球投资者的深度互动以及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宁德时代能够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推动新能源产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宁德时代可以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来,形成更加完善和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

再者,宁德时代的成功上市经验也将为其他新能源企业提供借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企业寻求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过程中的融资策略、投资者沟通、公司治理提升等方面的经验,都将成为行业内宝贵的参考案例,助力更多新能源企业在资本市场实现突破,共同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5 月 20 日,宁德时代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的上市,是新能源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璀璨亮点。它承载着宁德时代自身的发展梦想,也肩负着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进步的使命。我们有理由相信,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后,将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在全球新能源市场驰骋,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续写新能源产业的辉煌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宁德时代在香港资本市场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汽车新能源化机材料储能工厂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21
最近编辑:8小时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4粉丝 199文章 236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锂电材料四大天王:让每颗电池注入深圳基因!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5月17日 星期六 中国锂电走过三十年,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的关键引擎。从肩背货包的创业草莽到登陆资本市场,从兄弟合伙的作坊模式到全球化布局,深圳的一批电池材料企业,凭着一股“闷声做大事”的劲头,硬是把技术打磨成了话语权。在CIBF展会期间,科达利、贝特瑞、新宙邦、星源材质四大创会会长联手举办“四方联合答谢宴”,邀请来自日本松下、泰星,韩国LG、三星等国际电池巨头,以及欣旺达、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珠海冠宇等产业链上下游的500多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今天,在“大退潮”“大洗牌”的风口浪尖,那些深耕二三十年的企业家们没有退场,而是选择携手突围,凭借技术根基与协同优势,为“新三样”出海注入更强底气。每一颗电池,都有深圳基因;每一次出海,都能听见中国声音。 01协会专访 | 四位掌舵人发声: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底气 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对科达利、贝特瑞、新宙邦、星源材质的掌舵者进行了深度专访。从材料到结构,从电解液到隔膜,他们不仅复盘了各自企业的发展路径,更讲述了穿越周期的创业心法,用品牌与技术回应了一个关乎国家制造力的命题:中国制造,凭什么赢得世界信任?这不仅是一次产业访谈,更是一部浓缩了技术突破、时代机遇与个人奋斗的“中国智造”传奇。 科达利(002850.SZ)董事长 励建立从“打工人”到全球隐形冠军1996年,宁波兄弟励建立和励建炬带着2万元南下深圳,在15平米出租屋创办科达利。比亚迪为日企高价结构件发愁时,他们攻克锂电池结构件工艺,用一年20次失败换来国产替代,成本降至三分之一。2007年,手机电池兴起,他们却将半数利润投入被看空的新能源汽车结构件:“客户要样品,我就敢买3000万设备。”这场赌注在201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后获得回报。如今,科达利成为全球锂电池结构件的“超级隐形冠军”,深耕28年,全球市占率达40%,引领产业发展。"二十年只做一件事,从模具到工艺,把电池的骨架打磨到极致。如今全球每四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搭载科达利结构件,这就是中国制造的底气!让最顶级的电池,都认准'中国造的结构件'。" 贝特瑞(835185.BJ)董事长 贺雪琴100万“救命钱”背后的产业突破2002年,深圳高交会的一个角落里,一个负极材料项目吸引了贺雪琴。他顶住压力,说服集团注资贝特瑞。可真正的挑战刚刚开始:中国具有充分的负极材料原材料资源,但苦于技术不精,在过去的十多年,这一领域一直被日本企业垄断。最艰难时,深圳高新投的一笔100万元贷款成了“救命稻草”。他带着团队反复打磨,甚至靠“笨办法”反复测试石墨颗粒数万次,终做出国际一流的负极材料。2010年,贝特瑞负极材料全球市占率跃居第一,日本企业也开始高价采购其专利授权。此后,贝特瑞的技术持续迭代,918高容量石墨负极材料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连续15年全球市占率领先,成为中国负极材料出海的首个标杆。"决定一块电池性能上限的,不是造型,而是我们注入的材料基因。我们不断突破,从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到闭环回收新生方案。全球电池能量革命,中国材料正在重写篇章!" 星源材质(300568.SZ)董事长 陈秀峰从贸易商到“破壁者”的孤勇之路2003年,陈秀峰还是在日本电子贸易中摸爬滚打的小商人。一次缺货危机让他意识到,锂电池隔膜被日本垄断,中国厂商连议价资格都没有。他拍案而起:“凭什么中国人要受制于人?”他倾尽身家闯进技术封锁的“无人区”:没设备,就带队三年逆向破解;没资金,就顶着40℃高温在厂房三天三夜调试生产线,跑遍20多家风投。2008年,星源材质同时突破干、湿法隔膜技术,令海外同行震惊:“中国居然真的造出来了!”15年后,星源材质已成为中国首家同时掌握干、湿法工艺的企业,是全球首个提出动力锂电池隔膜概念的公司,中国首个产品批量出口海外的隔膜企业,亦是拥有最多隔膜专利的行业龙头。"历经五代工艺创新,我们以精湛的中国精度,掌控全球顶尖电池每一次的能量脉动。二十年来,为微观领域精研细作,中国隔膜已成为全球电芯安全标准的引领者!" 新宙邦(300037.SZ)总裁 周达文转型锂电池的“技术突围者”2002年,周达文与校友合伙创立新宙邦,彼时日韩企业几乎垄断电解液市场。他敏锐捕捉到消费电子电池的爆发机遇,率先从电容器化学品切入市场,采用“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量产一代”的三段式策略,硬是在日韩包围圈中突围。2002年,新宙邦带领团队在深圳坪山投建首条电解液产线,历经数年技术积淀,终于在2014年成功登顶全球电解液销量第一。到了2023年,新宙邦电解液年销量突破21.12万吨,全球市占率稳居前列,客户覆盖宁德时代、三星、松下等行业巨头,并成为唯一同时获得“电容器化学品+电解液”国家级单项冠军的企业。"电解液是电池的血液,我们用创新引领全球五大洲。销量不是靠价格拼出来的,而是靠技术与品质一步步赢出来的。中国电解液,就是全球电池的'生命之源'!" 从左至右: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小祎、科达利总经理励建炬、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会长陈寿、新宙邦总裁周达文、科达利董事长励建立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左一)星源材质董事长陈秀峰(右二) 02以技术破局让中国方案领跑全球 在答谢宴现场,四家企业携最新技术集中亮相,打出“中国电池材料“的王牌。 科达利总经理励建炬 科达利秉持科技领航、价值至上,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及储能电池精密结构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带来一系列先进电池结构件新品,包括定向定点防爆、四边不等壁厚、高能量密度快充等“高精尖”结构组件,以“骨架工程”持续进化驱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顶级新能源品牌的核心部位。 贝特瑞常务副董事长、总经理黄友元 贝特瑞发布“全链新生”正负极材料闭环回收方案,在全球首次实现从黑粉到再生正极材料的超短流程回收。负极端则提出柔性新生技术,构建绿色电池材料的闭环逻辑。“资源-材料-再生”三位一体,回应“双碳”目标下的全球可持续诉求。 新宙邦总经理钱韫娴 新宙邦发布“全链智创解决方案”,五款全球首发产品聚焦电解液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宽温域等关键性能指标,引领行业迈入电解液3.0时代。新发布的“诺莱特云商平台”更以数字化手段重塑客户体验,为B端采购带来一站式便捷服务。此外,新宙邦联合翻译出版电池基础书籍《电解质、界面和界相》,展现其深耕学术、赋能行业的战略定力。 星源材质前沿技术研究院主任工程师郭辰 星源材质聚焦“新场景”,发布“大储能用隔膜方案”和“高安全动力用隔膜方案”。其差异化产品矩阵覆盖从低温涂层、非氟涂层到面向AI、低空飞行器的高性能隔膜,同时也面向固态电池推出聚合物电解质隔膜与刚性骨架,为全球客户打开下一代隔膜技术的想象空间。 03“新三样”加速出海从一颗电池,读懂深圳制造 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新三样”成为上市公司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数据显示,深圳16家“新三样”上市公司2024年度海外业务收入规模合计2832.37亿元,同比增长30.6%。科达利、贝特瑞、新宙邦、星源材质四家深圳”新三样“代表性上市企业,正以扎实的技术实力和领先的品牌影响力,在出海浪潮中不断打开新空间。科达利2024年营收超过120亿元,同比增长14.44%。公司海外产能布局已覆盖德国、匈牙利、瑞典、美国、马来西亚等地,构建起支撑宁德时代、三星SDI、Northvolt等国际客户的本地化制造网络。同时,公司正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结构件领域,形成第二增长曲线,展示出在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双赛道上的稳健延伸。 科达利德国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贝特瑞2024年营收142.37亿元,负极材料销量逆势增长20.97%,达到43.78万吨。公司以印尼、摩洛哥项目为全球战略支点,在巩固材料端技术优势的同时,重塑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其全球化战略正加快从“中国工厂”转向“全球资源再造”。 印尼总统佐科出席贝特瑞首个海外项目投产仪式新宙邦2024年实现营收78.47亿元,同比增长4.85%。公司电池化学品出货量达35万吨,同比增长66.8%。目前,公司已在波兰、美国、日本、韩国、荷兰、马来西亚等多地开展业务与投资,其中在波兰建设的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已初具规模,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项目总投资约3.5亿美元,全球业务版图持续扩张。 波兰西雷姆市长对新宙邦董事长覃九三表彰星源材质2024年营收达35.41亿元,同比增长17.52%。隔膜材料产量同比增长56.25%,销量同比增长57.64%。海外方面,公司在马来西亚建有生产基地,在欧洲设有工厂,并正探索进军北美市场的可行性,全球化战略不断提速。 马来西亚槟城州元首阿末弗兹为星源材质董事长陈秀峰先生授予拿督勋衔 本次四方联合答谢宴,不仅是一场技术与产品的展示盛宴,更是一场深圳”新三样“品牌出海战略的集中发声。在“新三样”热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决定一颗电池强大与否的,不只是电芯,而是它的基因——构成它的每一项关键材料。科达利、贝特瑞、新宙邦、星源材质这四家电池材料领军企业,正在让全球每一颗电池,都能流动着“中国基因、深圳血脉”。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