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ent入门验证案例 | 开放缝V型沟槽后的湍流仿真(一)
本案例为入门案例,在20 m/s的气流速度下,开放缝V形沟槽后方的近尾流结构被建模。流经开放缝的流动与切应力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不对称的尾流结构。整个回流区的大小由于
Coanda效应而向两个翼之一移动。通过对x方向的速度进行相关监测,这些值用于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实现对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验证。
适合刚接触fluent软件的读者练手实用。
1 workbench 设置
本案例具体设置如下图:
2 SCDM 设置
2.1 导入几何
具体的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如下所示:
2.2 网格设置
采用ICEM进行网格划分,采用结构化网格划分。具体的网格划分如下图所示:
3 FLUENT 设置
3.1 General设置与网格导入
首先导入网格,然后勾选稳态计算,具体设置如下图所示。
3.2 材料设置
此处对材料进行设置,依据相关文献,对流体的材料参数设置进行设置,其密度为1m/s,粘度为1.8333e-05,具体设置如下图所示:
此处需要打开湍流模型,选择KW sst模型,具体设置如下图所示:依据几何边界与模型介绍,此处对速度入口展开设置,来流为20m/s,具体设置如下图:
3.6 初始化设置
首先进行标准初始化设置,具体设置如下图:
3.7 计算设置
此处进行的计算设置如下:
4 后处理结果
4.1 后处理结果
对开放缝V型沟槽后的湍流仿真的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速度云图结果如下图所示:对在V型排水沟下游22毫米处的X速度进行监测,具体监测值如下图所示,可以发现与相关案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