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基于转速调制的eVTOL振动主动控制方法

15小时前浏览2

导读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凯、卢阳等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子转速调制的主动振动控制方法,通过利用直接驱动电机的快速响应特性,显著抑制了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在飞行中因刚性旋翼气动不对称引发的振动问题。相关成果以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rotor speed modulation for eVTOL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论文第一作者为关凯,通讯作者为卢阳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项目的支持,并在风洞实验中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image.png

摘要                                                      

振动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抑制垂直起降飞机的振动,利用直驱电机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子转速调制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调速后轮毂振动的解析模型。结果表明,在恒定转速下叠加一个受控的转速波动可以减小轮毂的振动。然后,以某300 kg级垂直起落飞机的刚性旋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数值仿真。在前向飞行速度50 ~ 150 km/h范围内,轮毂上垂直载荷的第一叶片通过频率的减振效果> 98%。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小型旋翼试验系统,进行了总距为5 °和10 °,推进比为0.23 ~ 0.46的风洞试验。在试验条件下,轮毂垂向力和反力矩对叶片首过频率的最佳减振效果分别为92.61%和92.42%。结果表明,前9个叶程频率分量的综合减振效果最佳,分别为68.18%和67.13%,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基于转子转速调制的主动控制方法,通过叠加周期性转速波动,诱导叶片攻角的周期性变化,生成反向抵消振动的气动力(图1)。该方法无需额外作动器,仅需调节电机转速,充分发挥电机的控制优势。基于叶片元素动量理论建立振动分析模型,揭示了转速调制对旋翼气动载荷的影响规律。为了计算旋翼转速调制对旋翼气动力的影响,采用叶素动量理论对气动力进行理论建模。为了简化,假设叶片是刚性的,而不考虑叶片的弹性变形,并且没有襟翼和滞后铰链。此外,气动建模仅针对单个转子进行,而没有考虑多个转子之间的气动干扰。

image.png

图1坐标系的定义

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团队研制的300 kg级eVTOL刚性旋翼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采用MATLAB编程,离散叶片为0.01R间隔微元,时间步长0.001秒,结合气动查表法(CS1数据库)提升计算精度。理论推导表明,通过优化转速波动幅值与相位,可大幅抑制旋翼中心垂向力与反扭矩的振动分量。数值模拟显示,在50-150 km/h前飞速度范围内,针对旋翼通过频率(BPF)的振动抑制效果超98%;风洞实验中,垂向力与反扭矩在目标频率的减振率分别达92.61%和92.42%,前九阶谐波综合减振效率超67%。

image.png  

图2不同工况下竖向力和反扭矩前9个BPF的最佳减振效率

实验验证研究团队搭建了小型旋翼试验系统,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双叶片旋翼,通过高精度力/扭矩传感器测量振动响应(图2)。实验结果表明:在风速10-20 m/s、桨距角5°-10°条件下,目标频率振动信号强度显著降低,非对称指标在3 kHz带宽内均大于6 dB。转速调制导致系统稳态反扭矩平均增加2.23%,最大增幅21.46%,但总体功耗可控。改进设计后,振动抑制效果对波导结构缺陷(如单胞缺失、错位)不敏感,展现了工程应用潜力。

image.png

图2风洞试验台的实验装置。image.png

图3测试系统的组成。

文章的核心优势在于无需附加作动器,仅通过电机转速调节实现减振,保留eVTOL结构简洁性。高实时性:电机响应时间<10 ms,适于动态飞行工况。宽频适应性:支持多阶谐波抑制,覆盖50-300 Hz典型振动频段。eVTOL与多旋翼无人机:降低机体振动,延长结构寿命,提升乘员舒适性。直升机改进:替代传统HHC系统,减少机械复杂度。工业旋转机械:拓展至风机、涡轮机等设备的振动抑制。未来还可以结合深度学习实时优化转速波动参数,应对湍流等不确定扰动。研究电驱系统-气动-结构耦合效应,提升控制精度。建立旋翼-转速调制参数的数据库与设计指南,加速工程落地。

结论                                                            

建立了转速调制后轮毂振动理论模型,仿真得到最优控制参数下不同前飞速度
频率轮毂垂直力减振效果达 98%;风洞实验验证了方法有效性,得到轮毂垂直力和反扭矩的最优减振效果及综合减振效果;实验还表明该控制对系统功率有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rotor speed modulation for eVTOL



来源:力学AI有限元
ACT振动旋转机械湍流航空航天MATLAB理论电机控制试验无人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16
最近编辑:15小时前
力学AI有限元
硕士 | 结构工程师 模拟仿真狂热爱好者
获赞 85粉丝 60文章 43课程 1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