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锂电池制造卷绕工艺知识!

1月前浏览643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


一、卷绕原理           

通过控制极片的速度、 张力、尺寸、偏差等因素,将分条后尺寸相匹配的极片及隔膜、终止胶带等卷成极芯的一种生产工艺。

图片

二、卷绕系统           

设备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卷绕线速度、张力波动控制、对齐精度、整机合格率、时间稼动率、故障率等。        

图片

卷绕机布局图

图片

卷绕设备工艺流程

就当下卷绕机的水平,可实现线速度3m/s,张力波动控制±5%,对齐精度为±2mm,整机合格率≥99%,时间稼动率≥98%,故障率≤1%。          

三、卷绕对电池的影响           

极片隔膜制成电芯后,两侧边缘位置的电极存在较大曲率,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易变形和扭曲,会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甚至有安全隐患。此外电芯放电过程中,两侧电流分布不均,电压极化较大,放电电压不稳。          

四、卷绕过程关键控制点           

卷绕的要点是隔膜包正负极,同时负极极片要包裹正极极片。这就要求负极极片不能露箔,露箔后会造成极片局部析锂刺穿隔膜,引起短路。          

卷绕关键输入参数KPIV:                

1.卷绕张力

2.卷绕速度

3.卷针周长           

卷绕关键输出参数KPOV           

1.Overhang

2.尺寸

3.外观           

五、卷绕常见问题           

常见卷芯内部缺陷图谱如下图所示,每张图谱里面都包含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          

图片

卷芯内部缺陷图谱

第一排(a)是正常图谱,内部没有缺陷。          

第二排(b)三张照片出现极片弯曲变形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是卷绕工艺中张力没有控制好,极片弯折。这种缺陷会导致电池极片在充放电反复膨胀与收缩时出现大量褶皱,限制容量发挥,可能出现析锂等问题。                 

第三排(c)的缺陷是隔膜上存在金属异物,金属异物可能是极片制备或转运过程引入的,比如极片辊压、裁切等工艺。也可能卷绕工艺极片切断产生的箔材碎屑。金属异物会导致电池内部微短路,自放电严重,并存在安全隐患。一般检出方法主要包括电芯绝缘耐电压测试,高温老化监测自放电k值判定不合格品。         

第四排(d)的问题主要是涂层不均匀,包括两面厚度不同的阴阳面,单侧没有涂层等。这个缺陷主要是涂布工艺产生的,或者极片制备工艺中出现的涂层脱落。一般极片辊压,分切工艺都会设置CCD检测,缺陷极片做好标记,在卷绕工艺裁切剔除不良品。但是,无法100%保证剔除不良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电池容量损失,而且出现正负极容量不匹配导致析锂等问题。         

第五排(e)的缺陷是内部存在粉尘等非金属异物,这种情况危害虽然没有金属异物严重,但是也会影响电池性能,尺寸比较大时也可能导致隔膜破解,正负极微短路的情况。          

卷绕电芯在拐角处还可能出现极片断裂的情况。极片太脆,厚度较大特别容易出现断裂情况。

           

图片    

卷芯内部缺陷图谱

六、卷绕发展趋势           

①高速、高精度:卷绕极片的线速度由现有的2-3m/s发展到4-5m/s,卷绕极片对齐精度由现有的±0.3mm提升至±(0.1-0.2)mm。通过隔膜连续卷绕技术的突破,实现卷绕效率的倍增。         

②高合格率:CPK由1.33到1.67,最终发展到2.0以上,达到免检水平。          

③稳定性:提升平均无故障时间,由现有几十、几百小时提升至千、万小时的水平。        

④设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控制:卷绕张力、极片与隔膜的对齐度实现在线监控,卷绕参数和最终电池性能参数实现闭环优化,实现卷绕合格率提升。  

⑤高集成,激光模切与卷绕工序结合实现设备集成一体化。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断裂材料控制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3-20
最近编辑:1月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4粉丝 193文章 232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固态电池大突破!2027年装车,2030年量产,中国或将重塑能源格局!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03月05日 星期三一、政策东风劲吹,国家战略布局万亿赛道2025年,中国新能源赛道再迎重磅政策利好!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全固态电池列为核心攻关技术,计划2030年实现量产。更令人振奋的是,国家已悄然启动60亿元专项资金,宁德时代、比亚迪、卫蓝新能源等六家行业巨头组成"国家队",聚焦硫化物、聚合物等多条技术路线。地方政府也跑步入场,广东、江苏等地超120亿元固态电池项目密集开工,从材料研发到设备制造,全产业链掀起投资热潮。二、技术突破前夜:能量密度翻三倍,安全性能碾压传统电池固态电池的颠覆性变革正在上演!数据显示,其理论能量密度高达1000Wh/kg,是现有液态电池的3倍以上。2024年华为公布氮掺杂硫化物专利,宁德时代、比亚迪启动半固态电池装车测试,北京亦庄、江西于都建成全固态电池量产线,单条产线产能突破500MWh。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7年第一代硫化物电池能量密度将达400Wh/kg,2030年第二代产品突破500Wh/kg,全面适配高端电动车、无人机及储能系统。三、产业链重构:万亿市场谁主沉浮?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能源版图:材料端:硫化物电解质专利中国已超日本3倍,上海洗霸与中科院合作研发,天赐材料布局专利技术,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抢占超高镍正极高地,贝特瑞硅基负极突破锂金属膨胀难题。设备端:先导智能垄断干法电极设备,德尔股份攻克隔膜涂覆技术,全固态电池产线设备需求预计将带动行业量价齐升。资源端:硫化物电池锂单耗将提升2.4倍,氧化锆需求2030年或达7.8万吨,三祥新材、东方锆业等企业已提前卡位。四、商业化倒计时:2027年装车,2030年平价行业巨头的时间表已清晰可见:比亚迪、一汽计划2027年示范装车,2030年大规模应用;宁德时代2027年小批量生产,目标成本降至液态电池水平;]上汽名爵2025年Q2推出全系标配半固态电池车型,售价亲民;广汽埃安2026年搭载100%固态电解质车型,续航超1000公里。更令人期待的是,固态电池正催生新应用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人形机器人、VR终端等领域需求爆发,预计2026年相关出货量将突破1GWh。五、挑战与机遇: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尽管前景光明,固态电池仍面临三大挑战:成本之困:硫化锂材料成本占电池总成本的40%,当前价格超500万元/吨,相当于每辆车电池成本增加20万元;工艺难题:60%以上设备需定制化改造,良品率仍低于液态电池;技术路线: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路线竞争激烈,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但行业破局已现曙光:中科院研发无钽氧化物电解质,成本下降60%;干法电极工艺使生产效率提升3倍;AI高通量计算加速材料筛选,研发周期缩短50%。可以大胆预测,从液态到固态,这场电池革命不仅关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更将重构全球能源格局。当2027年全固态电池装车启动,当2030年实现"固液同价",中国正以政策、技术、产业链三重优势,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竞赛中占据先手。下一个十年,我们或将见证中国从"电池大国"迈向"电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