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
通过控制极片的速度、 张力、尺寸、偏差等因素,将分条后尺寸相匹配的极片及隔膜、终止胶带等卷成极芯的一种生产工艺。
设备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卷绕线速度、张力波动控制、对齐精度、整机合格率、时间稼动率、故障率等。
卷绕机布局图
卷绕设备工艺流程
就当下卷绕机的水平,可实现线速度3m/s,张力波动控制±5%,对齐精度为±2mm,整机合格率≥99%,时间稼动率≥98%,故障率≤1%。
极片隔膜制成电芯后,两侧边缘位置的电极存在较大曲率,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易变形和扭曲,会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甚至有安全隐患。此外电芯放电过程中,两侧电流分布不均,电压极化较大,放电电压不稳。
卷绕的要点是隔膜包正负极,同时负极极片要包裹正极极片。这就要求负极极片不能露箔,露箔后会造成极片局部析锂刺穿隔膜,引起短路。
卷绕关键输入参数KPIV:
1.卷绕张力
2.卷绕速度
3.卷针周长
卷绕关键输出参数KPOV
1.Overhang
2.尺寸
3.外观
常见卷芯内部缺陷图谱如下图所示,每张图谱里面都包含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
卷芯内部缺陷图谱
第一排(a)是正常图谱,内部没有缺陷。
第二排(b)三张照片出现极片弯曲变形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是卷绕工艺中张力没有控制好,极片弯折。这种缺陷会导致电池极片在充放电反复膨胀与收缩时出现大量褶皱,限制容量发挥,可能出现析锂等问题。
第三排(c)的缺陷是隔膜上存在金属异物,金属异物可能是极片制备或转运过程引入的,比如极片辊压、裁切等工艺。也可能卷绕工艺极片切断产生的箔材碎屑。金属异物会导致电池内部微短路,自放电严重,并存在安全隐患。一般检出方法主要包括电芯绝缘耐电压测试,高温老化监测自放电k值判定不合格品。
第四排(d)的问题主要是涂层不均匀,包括两面厚度不同的阴阳面,单侧没有涂层等。这个缺陷主要是涂布工艺产生的,或者极片制备工艺中出现的涂层脱落。一般极片辊压,分切工艺都会设置CCD检测,缺陷极片做好标记,在卷绕工艺裁切剔除不良品。但是,无法100%保证剔除不良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电池容量损失,而且出现正负极容量不匹配导致析锂等问题。
第五排(e)的缺陷是内部存在粉尘等非金属异物,这种情况危害虽然没有金属异物严重,但是也会影响电池性能,尺寸比较大时也可能导致隔膜破解,正负极微短路的情况。
卷绕电芯在拐角处还可能出现极片断裂的情况。极片太脆,厚度较大特别容易出现断裂情况。
卷芯内部缺陷图谱
①高速、高精度:卷绕极片的线速度由现有的2-3m/s发展到4-5m/s,卷绕极片对齐精度由现有的±0.3mm提升至±(0.1-0.2)mm。通过隔膜连续卷绕技术的突破,实现卷绕效率的倍增。
②高合格率:CPK由1.33到1.67,最终发展到2.0以上,达到免检水平。
③稳定性:提升平均无故障时间,由现有几十、几百小时提升至千、万小时的水平。
④设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控制:卷绕张力、极片与隔膜的对齐度实现在线监控,卷绕参数和最终电池性能参数实现闭环优化,实现卷绕合格率提升。
⑤高集成,激光模切与卷绕工序结合实现设备集成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