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从一篇论文,来了解一下AD937X系列中的接收机设计

22天前浏览1490

摘要

正文

(1)为什么觉得这篇论文写的是AD937X系列

先说结论,是猜的。虽然有蛛丝马迹,但是也不保证推测错误。But,即使写的不是AD937x,应该也有部分类似。

首先,时间点能对上。

论文的发表时间是2016年,AD9371的发布时间也是2016年,AD9375的发布时间是2017年。

其次,框图基本对的上。

论文中的框图和AD9371的框图,虽然有一点点不一样,但是不多,主要是差了DPD;不过在AD9375的框图中有体现。

再者,性能也差不多能对上。

虽说手册上和论文上会有少许差别,但是不同颗的同种型号的芯片之间,性能不可能完全一样,只能说在一个区间范围内。

从RX的性能上来看,AD9371和AD9375的接收机部分,应该是一样的;两者的差别,从手册上来看,应该就是有无DPD的差别。

(2) 论文中对接收机部分的分析

看论文中的描述,ADC前面的滤波器,抑制度应该不会太高,然后ADC的SFDR为62.9dB。

在AD937X的手册上,没有看到ADC前面的滤波器和ADC的SFDR指标的说明,没去看两者的user guide,不知道有没有体现。

(3)论文中对混频器设计的描述

对混频器这边的描述,还是有点不懂。

我把我理解的来说一下,链路中的混频单元,提供了可调衰减的功能,这个功能是通过用64个相同的并联单元来实现的。在可调的过程中,为了保证RF和IF输入阻抗的恒定性,分别额外切入了Rin和Rb电阻。至于具体怎么分配,怎么实现可调的,没有能想明白。

论文中,提到一句,"The mixer uses a quarter duty cycle LO to provide isolation between the I and Q baseband paths"。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有次直播的时候,有人留言问,本振采用25%(不知道记错没有)的占空比是为啥?

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那个问题的回答。

不过,25%的占空比,能提供I和Q路的隔离度,原理是什么,没有去研究。先知道大概有这么个事情,等哪天碰到了,再说。

(4) 校准算法

论文中,有一个大概描述,but,我没看懂。大家想了解的话,去原文上看吧。

参考文献:

[1]David J. McLaurin etc.  A Direct-Conversion Receiver for Multi-Carrier 3G/4G Small-Cell Base Stations in 65nm CMOS

来源:加油射频工程师
System系统仿真ADS芯片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26
最近编辑:22天前
加油射频工程师
分享所学知识
获赞 226粉丝 65文章 494课程 1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