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国内、外颁布首部:NB/T 10938-2022《绕管式热交换器》简介

17天前浏览1683

NB/T 10938-2022《绕管式热交换器》

             

 一、引言
绕管式热交换器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热应力补偿性能优良且冷热端差小,通常应用于空气分离、低温甲醇洗等场合近年来在天然气处理炼化加氢、重整、芳烃等技术领域也得到了应用。绕管式热交换器属于管壳式热交换器范畴,术语与定义部分仅对有别于GB/T151-2014、GB/T 150.1~150.4-2011的特征参数和元件进行了定义。常用于多股介质传热场合,对单股流和多股流等流动特征进行了界定,并根据管程流动特征和管板结构特点,定义了3种典型产品结构。
1)整体管板热交换器
integrated tubesheet heat exchanger
管程为单股流,换热管管孔集中分布在整个管板上
2)分区布管的整体管板热交换器
integrated tubesheet heat exchanger with different tube layout areas
管程为多股流,各股介质换热管管孔集中分布在整块管板的不同区域
3分体管板热交换器
separatedtubesheetheatexchanger
管程各股介质换热管管孔集中分布在不同管板上
NB/T 10938-2022《绕管式热交换器》是国内外发布的首部绕管式热交换器产品标准
二、绕管式热交换器
绕管式热交换器coil一 wound heat exchanger
换热管螺旋缠绕在中心筒上,一 股或多股管程介质在螺旋式缠绕的换热管内流动,通过换热管与壳程介质进行间壁换热的管壳式热交换器总称 。
三、主要术语与定义
1)中心筒 mandrel
换热管缠绕的芯轴及其支承组成的部件
2)芯体 core
由中心筒、换热管、定位元件及包扎筒等组成的部件
3)定位元件 spacer
平垫条、异型垫条、管箍等用于固定换热管位置的零部件通称
41)包扎筒bundles shell
管束最外层包扎的一层薄壁圆筒
5)管束bundle
由管板和芯体组成的结构。
6)单股流 single-flow
管程仅布置一股介质的流程
7)多股流multi-flow
管程布置两股及以上介质的流程
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设计压力不高于10MPa的热交换器。适用的设计温度不应超过GB/T150.2-2011列人奥氏体不锈钢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不适用于介质易结垢、结焦、沉淀,存在堵塞风险;存在晶间腐蚀风险的场合。
界定范围:
a)热交换器本体及其外部管道连接
1)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坡口端面
2)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
3)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
4)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
b)接管、人孔、手孔等的承压封头、平盖及其紧固件
c)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
d)直接连接在热交换器上的非受压元件,如支座、垫板等
e)直接安装在热交换器上的超压泄放装置
五、型号表示
型号由结构型式、公称直径、设备总高(卧式设备为总长,型号中总长前加“L”)管程设计压力、壳程设计压力、管程流股数的数字表示。
六、制造的一般要求
影响管束组装的壳体内壁焊缝余高均应修磨至与母材表面齐平。管板的加工及公差应按GB/T151-2014的规定执行,且应符合图样要求。换热管宜定尺采购。换热管在绕制时应无压扁、划伤等缺陷。垫条组装前应校平直,拼接焊缝应磨平。异型垫条应严格控制圆弧槽的圆弧半径,偏差不应大于+0.2 mm。垫条、管箍应去除棱角毛刺。热交换器在制造、周转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碰伤、划伤,并避免铁离子污染。
七、换热管绕制

换热管的绕制应在专用设备上进行。换热管应采用整根绕制,绕制过程中换热管应圆滑过渡,不应强力组装。每根换热管应紧密绕制,层间隙应均匀一致。管箍与垫条焊接时,不应损伤换热管。除与管板的焊接接头外,任何零件均不应与换热管相焊。多股流热交换器不同管程的换热管应合理地引导至对应的管板区,端部换热管折弯要圆滑过渡,不应强行穿管。换热管每层绕制完成后应测量管束外径,其直径偏差不应大于本层直径允许偏差值的0.9倍,且不宜大于 20 mm。每层换热管绕制完成后,应按图样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换热管绕制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绕制成形的换热管表面不应出现凹瘪及划伤,进出管板部位的换热管不应有棱角。

来源:压力容器工程师
焊接控制试验管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4
最近编辑:17天前
君雔
本科 | 高级工程师 压力容器工程师
获赞 28粉丝 3文章 12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