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哀鸿遍野,从2024CIBF感受电池行业的跌宕与迷惘!

14天前浏览484

摘要

第16届国际电池技术交流/展览会在重庆举行,吸引众多企业参展。尽管参展人数众多,但部分企业因市场放缓而缺席。展会上,固态电池技术备受关注,但多为半固态或准固态产品。设备领域有创新,但性能待验证。材料市场低迷后有所回暖,电池成本可能下降。海外市场成新方向,但面临多重挑战。锂电设备行业趋向标准化,以应对行业风险。尽管面临挑战,但行业发展势头不减,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前进。

正文

4月27日-29日,两年一办的第16届国际电池技术交流/展览会(CIBF)在重庆举行。这次打破惯例,时隔一年择址西南电池产业链重地——重庆。展会吸引了超过2000家参展企业,涵盖电池制造企业、材料企业、设备企业以及车企等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展会开幕首日,观展人数就达到了十万余人。尽管现场热闹非凡,但与往年在深圳举办的展会相比,仍然有不少企业选择缺席本次盛会。

或许是天意,或许是巧合,被称为“山城”、“雾都”的重庆恰恰契合了笔者当前对行业、对企业的感同身受。如大家所知,经历了2021年和2022年电池产业链的狂飙突进,2023年上下游似乎一起按下了暂停键,营收锐减,净利负增长,甚至亏损,写在了各家上市公司的2023年年报上,可谓是行业发展跌宕起伏。而各家企业的表现也是“摊牌了,随意了,卷得动就发车去海外,卷不动得就摆烂”,因此在本次展会上鲜有企业有什么技术上的突破,可谓是企业迷惘,止步不前。

01

新技术突破?

是亿点点还是一点点 

要说行业内今年什么技术最火,应该非固态电池莫属了。今年3月25日,上汽智己与清陶能源共同宣布,智己L6搭载130KWh固态电池包,纯电续航超过1000公里。消息发布后,这极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在车圈引起了疯狂的讨论,此次CIBF展会,就有10家展商试图接住这泼天的流量,就包括了比克、赣锋、欣旺达等头部企业,但经过笔者现场一对比,不难发现,他们发布的产品多为准固态和半固态电池。

此外,设备这块,叠片机杀出一匹黑马。第一次参展的长沙某工程机械头部企业给行业内朋友直接上了个600PPM的全激光切叠一体机,要知道,之前市面上宣称的最高的可是480PPM(我估计实际也就是个360、370的样子)。但是具体真机怎样,谁也不知道,笔者尝试要过一些详细资料,公司以“涉密”为由,暂时婉拒了我,但也邀请了我可直接去长沙工厂参观。

02

价格一卷到底

企业发展何去何从? 

据了解,各项材料产能的有效利用率仅为20%~30%,因此可以说所有材料的市场价格也贴着成本,甚至亏损运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陆续有一部分材料企业停产,但由于一季度电池企业以清库存为主,其上游出货并不理想,因此市场价格并未有改善的情况。进入四月份以来,锂电池企业出货情况转好,部分材料开始有上涨的趋势,如碳酸锂期货,在今年2月份一度跌到9万元以下,4月份反弹回11万多,接近12万。电解液溶质六氟磷酸锂,从6万出头,反弹回7万出头的价格。

受上游碳酸锂影响,2023年磷酸铁锂行情也一路向下,全年呈现“跌涨跌”走势,下游电芯价格走势也相似。根据ICC的数据,2023年国内动力锂电池电芯价格持续下降,方形动力电芯(磷酸铁锂)价格降幅超47%;方形动力电芯(三元)价格降幅超43%。然而有消息称,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进一步推动降本,动力电池价格下探到0.3元/瓦时只是时间问题。

再讲到设备这里,又是这个长沙某工程机械头部企业,150万1条8PPM模组线?!240万一台切卷一体机?!说句不太好听的,这是行业“搅屎棍“出现了啊。要知道去年有些企业都是花了上千万去上一条全自动PACK的,按照他们现场提高的配置,我问了一圈业内的朋友,怎么着也得两三百万。这两个价格信息一出,不少企业就慌了,据说,国X的采购直接把价格拿给供应商,甩了一句”你能不能做“……

03

国内卷不动

齐齐发车去海外? 

在本次展会上,我们也看到了不少的外国客户前来观展,可以说我们的锂电池已经成为我国一张新的外贸名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已有宁德时代、远景动力、国轩高科、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孚能科技、亿纬锂能、欣旺达等10家动力电池巨头计划或者已在海外有深度的产业布局,其公开对外披露的/媒体公开报道的项目达33个,总投资预算超4000亿元。

所以说,“海外落地”将会成为2024年的关键词。但是,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还有相当多的问题亟待解决。第一是选址,需要尽可能的聚团发展,同时又要适应将来可能变化的贸易政策调整;第二是当地的法规政策,如何申请土地,如何尽可能的利用当地的税收政策等问题,短期内都需要我们企业去解决;第三是成本问题,海外建厂还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由于海外动力电池产业链并不完备,主要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仍需从亚洲进口,产品制造成本高企。而且海外建厂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并按照当地工会要求提供合规的工作环境,人力成本更高。

04

非标行业朝着标准化发展

不同电池制造厂商的电池型号、规格、工艺等不统一,某种程度上导致锂电设备要定制化。即使单一电池厂,其电池型号规格仍经常变动。非标设备最大的特点是客户需求急,对技术要求高,可一旦被退货,就会变成一堆废铜烂铁,企业受损风险大。

讲到这里,这次展会上,少了一位常客——惠州某头部电池设备企业,据传闻,该企业目前现金流较为紧张,家里囤了一大批被退回来的货。一般而言,锂电设备从设计到安装调试,再到验收,拿到全额回款,周期最快也要一年以上。一年,看似不长,可对资金密集型的锂电设备行业而言,回款未到却要继续研发设计、定制化生产、售后运维。这意味着无论行情好坏,企业的现金流都要持续充足,否则很容易被拖垮。

回款慢和回款难的问题,也会对锂电设备厂资金利用率造成影响。市场环境好时,企业不敢太多投入扩张,怕资金链跟不上。市场环境不好时,更要“节衣缩食”,只求活下来。其实聪明的办法,还是得让产品朝着标准化发展,当A不买了,B这个接盘侠还能迅速接上。

以笔者经验看,锂电设备标准化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电池工艺没有标准化,比如叠片或者卷绕工艺,每家电池厂的电池工艺基本都不一样,因此每次做的设备都是半非标。这样后期设备调试改动、重新设计、定制化生产成本会很高。尽管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力图规范动力电池尺寸,但规范仍需过程,短期来看锂电设备的“非标”仍将存在,但笔者坚信且期待着,总有一群勇士会率先带着行业朝着标准化发展,毕竟,这才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尽管当前电池行业发展正在曲折中前进,但很庆幸也很感动,因为我们皆是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与建设者,前行路上,哪怕偶有波折,但有知己相伴。

最后,写下这篇文章仅为笔者的个人感受,部分内容有所借鉴,还请大家斟酌阅读。

来源:锂电那些事
材料工厂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9
最近编辑:14天前
锂电那些事- Maken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188粉丝 140文章 1814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