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中科大的纳米,清华的电镜,北大的花教授:中国高等教育的三朵花

13天前浏览104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文章探讨中科大扩张、纳米技术影响,及清华冷冻电镜技术推动。批评追求论文数量速度的学术现象,破坏学术生态。提及北大教育改革争议,包括陈春花学历问题和林建华对化学学院看法。呼吁重视学术品格,反对功利化追求。

中科大近几年,扩张的扩张、扩招的扩招、扩校区的扩校区、合并医学院的合并医学院,终于把自己的大学排名凑上来了。

中科大的一位著名纳米校友李亚栋院士,最近升为自己本科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的校长。这毫无疑问地暗合了中国学界的“规范”:

学而优则院士;院士优而校长。

1997年院士选举:中科大纳米研究对中国科研体系的深远影响

我曾经撰文深度讨论了中科大纳米短平快模式,诸位可以翻阅前文,我这里不再赘述。当年,中科大纳米教授钱逸泰院士将以反应釜为基本廉价实验工具、批量制造论文的模式发挥到极致,诞生了科大纳米系4大院士弟 子(目前可能已经不止了)。

钱逸泰院士的大弟 子,便是上文的李亚栋院士。

李亚栋1998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1999年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一举将纳米系推进了清华大学!大家可以去数数清华化学系的纳米院士和纳米教授。

而仅仅李亚栋的学生里,便有4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获提名),6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8人获“青千”“优秀青年基金”等人才称号。

如果说纳米院士将廉价的反应釜体系打入了中国所有没有钱买冷冻电镜的化学系,清华大学的施一公,则一一己之力,把动辄几千万一套的冷冻电镜推向了中国高校的高端市场,满足了一流高校刷“高端论文”的刚需。

据“iNature前沿”的统计2019年前9个月的论文发表情况,清华大学凭借冷冻电镜发表16篇CNS成果,远超北大和中科大。

这是什么概念呢?清华大学2019年前9个月一共在CNS上发表了27篇!也就是说冷冻电镜一家的贡献便超过了6成。

20年前,中科大钱逸泰教授以一己之力培养4位纳米院士,如果施一公先生也以一己之力培养3大女弟 子。据说,施一公先生的一位女弟 子曾经因为要和Nature一位作者比拼发 论文的速度,跑着下山竟然扭了脚。

如果说“带着干粮的国际学术民工”不光彩,那么这些拿着国家高薪、花着国家亿万经费的“国内学术民工”就光彩夺目了吗?

施一公的冷冻电镜模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中国学界蔓延开来。

2021年统计高端电镜采购单位分布 来源:仪器信息网

据仪器信息网的统计,2018-2021年,中国在采购高端电镜上总共花费超过35亿元!

中国2018-2021年进口高端电镜总额 来源:仪器信息网

陈春花教授入驻北大,时任北大校长,正是著名的教学家林建华。

2019年,林建华在北大成立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担任,由林建华担任创始主任,而陈春花担任执行主任。

在2020年1月8日的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创始大会上,林建华发表了振聋发聩的演讲:

《今天的教育决定国家的未来》。

2020年1月8日的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创始大会上,林建华发表了振聋发聩的演讲

而彼时,荣升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的陈春花,主持了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高端论坛!

荣升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的陈春花,主持了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高端论坛

这些在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畅谈未来教育的顶级专家们都在谈什么?

中国教育在线2018年做了一个40年40人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专刊,并且采访了林建华,

林建华在访谈时,谈到北大化学学科的变化:

“我当时提出,希望用5-10年的时间达到美国高校的水平,大家觉得不太可能。

当初,北大化学学院每年发表在世界重要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只有一两篇,而美国一所高校的化学学院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大约有三四十篇。

现在,我们已经在论文发表的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美国大多数高校。可以说,现在的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不弱于世界上任何机构。”

我阅读了林建华的访谈,深刻地理解了过去二十年,中国学界唯论文论、刷水论文、刷纳米院士、刷冷冻电镜女弟 子,浪费了国家的粮食,破坏了学界规范,把短平快模式刷成了中国的学界典范的本源!

林建华可能没有想明白一件事儿:依靠短平快模式打造的论文领先,是以学界规范、学术生态的畸形为代价的;而它一旦被破坏,又怎可能轻易地恢复?

所以,拿着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学位的陈春花教授入驻北大,一点儿也不奇怪!

北大未名论坛的“爱尔兰欧洲大学北大招生办”账号,疑似讽刺陈春花入驻北大

中文网络流传着陈春花高端课程收费10万的广告贴。这就是北大的未来教育观的研究成果吗?

我连续多日关注北大对陈春花一事的舆论,然而,正如我昨天撰文所言,那里的一切静悄悄:

未名曾经北大,泥沙而今俱下?陈春花学历造假风波下的北大

我们的学界规范去哪里了?

我们的北大精神去哪里了?

我用林建华2018年的采访作为本文的结尾,它无一不彰显了爱尔兰欧洲大学的可笑和滑稽:

“伟大的大学”不是强调数据,而是强调品格和精神,强调责任和担当。这对于大学来讲,可能是一条很寂寞的道路。真正的一流大学,首先应该是伟大的,而不应该陷入到功利化的追求中。”

来源:现代石油人

附件

免费链接.txt
化学U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05
最近编辑:13天前
现代石油人
博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6粉丝 9文章 684课程 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