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大容量9系高镍三元动力电芯热失控会有多可怕?

4月前浏览4034

才神道联合仰仪科技对一款130Ah的9系高镍三元动力电芯进行了一次热失控实验,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了什么。

作者:詹姆斯鱼 

相信大家之前应该看过才神道在视频号发布的麒麟电池的针 刺和短路试验视频      
     
通过这个,大家对大功率9系三元电芯的热失控能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目前,9系超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元素比值通常为:      
Ni:Co:Mn=9:0.5:0.5      
     
作为短期内已经将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的方案,9系三元的理论能量密度甚至超过了300Wh/kg。      
     

由于9系三元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受到了致力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主机厂的密切关注。

但大家都知道,这样的高能量密度伴随着的是潜在的高风险性因此获得9系电池的热失控特征参数尤为重要。

当然,这种9系锂电池的热失控过程非常剧烈,有较大概率威胁测试设施。此,9系锂电池的失控实验数据十分缺乏。

本次实验我们联合仰仪科技,经过了精心的准备,选用了某企业的130Ah9系高镍三元方形电芯,重新进行了一次更专业的、更完整的热失控实验。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表征热失控过程中,尽可能详细的实验数据,并准备与大家共享      
     
好,我们不废话,直接上干货。      
     
     
     
     
     
     
实验样品:130Ah 9系NCM锂离子电池*1,260mm*100mm*25mm,100%SOC。      
     

     
     
实验仪器:杭州仰仪科技BAC-420A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      
     
     
     
工作模式:HWS模式、温差基线模式;      
     
标准铝块:6061铝合金材质。      
     
     
接下来是整个实验的过程      
     
温差基线校正:利用与电池大小形状一致的标准铝块进行温差基线模式实验,对热电偶及仪器进行校正      
     
标准铝块HWS实验:利用标准铝块进行HWS模式实验,验证温差基线校正的效果及实验过程中仪器的绝热性能;      
     
电池HWS实验:为了防止9系电池热失控损坏炉腔,因此在电池外部增加了如下图所示的金属网防护罩,以HWS模式进行绝热热失控实验;      
     
标准铝块HWS实验:电池HWS实验结束后,用标准铝块重新进行HWS验证实验,用于验证热失控后仪器功能是否正常及传感器漂移程度      
     

     
     
     
     
     
     
     
接下来我们看看实验结果和结论      
     
     
     
上图是电池绝热热失控的温度 vs 时间曲线温升速率 vs 温度曲线      
     
如图a所示,电池在82.68℃下的自放热温升速率达到了0.02℃/min的Tonset检测阈值;      
     
131.67℃达到泄压温度Tv,泄压阀打开      
     
随后在169.49℃达到热失控起始温度TTR (60℃/min),电池发生热失控数秒内温度快速升高至约1090℃,最大温升速率(dT/dt)max超过40000℃/min。      
     
     
     
     
并且通过上图所示的抗爆箱内外部的监控画面,可以发现电池的热失控过程十分剧烈,在极短的时间内喷射出强烈的射流火及大量浓烟,同时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流对实验室墙面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通过观察电池残骸可以发现,泄压阀位置完全崩裂,同时电池残骸基本仅剩外部铝壳内部电池材料几乎全部从泄压口喷出      
     
热失控后电池的质量损失率达到了85.97%,也侧面表明了9系电芯的热失控剧烈程度。      
     
     
     
上图是电池热失控前(a)后(b)铝块HWS模式实验曲线      
     
在电池实验前,通过标准铝块的HWS实验验证了仪器良好的绝热性能,如上图(a)所示,每个温度台阶铝块的温升速率均小于±0.002℃/min;      
     
电池测试后,为了确认仪器能否在承受9系锂电池的剧烈爆炸后仍然能正常使用,重新进行一次标准铝块的HWS实验。      
     
通过上图(b)可以发现,实验过程中仪器运行良好,并且每一个台阶的温升速率均低于±0.002℃/min,绝热性能依然优异,说明仪器功能完好,同时传感器未出现明显漂移。      
     
这也间接表明,我们的这次实验获得的数据是准确且连续的      
     
通过上面的实验,相信大家已经对大容量的9系三元动力电池的热失控特性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如果您需要这次实验的完整数据和图像,请各位自行联系仰仪科技      
来源:锂电那些事
汽车新能源焊接理论爆炸材料控制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1-20
最近编辑:4月前
锂电那些事- Maken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187粉丝 139文章 1814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