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一文讲清楚隔振率、隔振量和传递率的区别

1年前浏览3092

传递率(Transmissibility)是指输入振动的能量传递到输出点的比例。它通常用于描述一个系统对振动的放大或减弱效应。传递率的计算通常涉及输入和输出的振动参数,如加速度、速度或位移。
隔振率(Isolation Rate)是指在给定输入振动条件下,系统对输出点的振动传递的减弱程度。它反映了系统的隔振性能。隔振率通常是通过比较输入和输出振动参数的比例来计算的。
隔振量(Isolation Level)是指系统在给定输入振动条件下,成功减少输出点振动的程度。它是隔振性能的度量,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描述:
也就是说,传递率和隔振率是互为倒数的关系,而隔振量则是传递率取对数后乘以一个常数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关系是在理想情况下的近似描述,实际系统中的振动传递和隔振性能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频率、阻尼、质量等。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来评估系统的振动传递和隔振性能。
振动传递率可以分为力传递率和位移传递率,它们分别描述了振动信号中的力和位移在系统中的传递效果。
振动传递率Ta是反映隔振效率的重要参数。
力传递率(Force Transmissibility)是指输入力与输出力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描述了系统对输入力信号的放大或减弱效应。力传递率通常用于评估系统的弹性特性和传递效率。
位移传递率(Displacement Transmissibility)是指输入位移与输出位移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描述了系统对输入位移信号的放大或减弱效应。位移传递率通常用于评估系统的刚性特性和传递效率。
在理想情况下,力传递率和位移传递率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以得到以下关系:
力传递率 = 位移传递率 * (2πf)^2
其中,f表示振动的频率。
这个关系意味着,在相同的输入振动频率下,力传递率和位移传递率之间存在着二次关系。也就是说,当位移传递率增大时,力传递率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大。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关系式是在假设系统是线性的、无阻尼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在实际系统中,存在着各种非线性和阻尼效应,因此具体的传递率关系可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请看下图。
从中中可以看出:
频率比须>1.414 ;若小于,是用于隔离高频声振动;但不宜过大,一般取2.5~4.5;
阻尼增加会降低隔振效果,但仍需设置阻尼,一般阻尼比取0.05~0.2;
有阻尼时,共振峰左偏;
当频率比>>1时,由曲线下降速率可看出粘性阻尼对隔离高频振动是不利的。
所以,力传递率和位移传递率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关系,但在具体应用中需要考虑系统的非线性和阻尼特性来更准确地评估振动传递效果。


来源:汽车NVH云讲堂
振动非线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2-18
最近编辑:1年前
吕老师
硕士 28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深耕悬置...
获赞 299粉丝 735文章 1464课程 16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