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使用静力触探试验(CPT)进行土类型分析

6月前浏览818
1. 引言
静力触探试验(CPT)是尾矿库工程最有效的现场测试手段【静力触探试验(CPT)的现场测试参数及其解释】,最主要的用途是进行地层划分和液化分析,Plaxis能够使用CPT建立数值模型【Plaxis输入CPT数据时的注意事项】,尽管这种方法目前还存在一些缺陷,但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尝试。
本文着重讨论了当前项目使用CPT进行液化分析时的思路以及一些折中考虑,主要包括地层和CPT数据输入。
2. 地层选择

任何工程分析和设计都需要作出一些折中考虑,尤其是岩土工程,地层厚度和岩土性质的变异性导致我们不能对研究对象的每一个位置作出评估,即使对每一个勘察剖面逐个分析也不现实,必须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剖面,为了与稳定性分析相对应,液化分析使用的地层剖面采用了稳定性分析模型的地层【尾矿坝稳定性计算剖面的选择】,如下图所示。

由于初期坝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因此共有6个材料层,每层厚度如下图所示。
3. CPT数据

标准的CPT现场测试参数包括4列:

(1) 探测深度,通常的测量间距为0.05m;

(2) 圆锥阻力(Cone Resistance),或称端阻力qc(MPa),qc是作用在圆锥上的力Qc与圆锥投影面积Ac的比值,即qc = Qc / Ac;

(3) 摩擦阻力(Sleeve friction resistance)fs(kPa),fs是作用在摩擦套管上的力Fs与其表面积As的比值,即fs= Fs / As;

(4) 动态孔隙压力(Pore pressure) u2, u2是测量的孔隙压力,用来对qc进行修正:

 qt = qc + u2(1- a)

其中,

qt为修正的端阻力(Corrected cone resistance);

a为试验室标定的净面积比,典型的值为0.7~0.85,对于砂性土,a=1, 因此qt=qc   

CPT测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提供连续的土层剖面,由于它是在无扰动的自然土条件下获取的,因而能够显示出土性质的详细变化。然而,当把CPT数据按照标准贯入试验(SPT)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时,严重消弱了CPT的优点【关于静力触探试验(CPT)】。目前使用的策略是对每一层土均使用统计出来的平均值。

目前的CPT测试没有孔隙压力数据,即使用的是所谓的双桥静力触探,不是CPTu,因而没法输入孔隙压力数据,虽然有独立的孔隙压力测试【建立基于孔隙水压力观测数据的稳定性分析模型】,但无法证实这些数据是否能直接用于CPT分析,因此没有考虑孔隙压力。地下水深度采用了稳定性分析模型模型中的地下水位15m。

4. 土类型判别SBT
CPT分析最基础的解释工作是土类型(SBT, Soil Behaviour Type)划分,Dr. Robertson(1986)最早提出的SBT划分方法仍在实践中使用,尽管后来对原始的SBT图作了许多改进。1986版的SBT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这个SBT图中,尾粉土1和尾粉土2看作是同一个土层7,即"Slity Sand to Sandy Silt(粉砂到粉土)";其余的地层划分为8,即"Sand and Silty Sand(砂和粉砂)"。

来源:计算岩土力学
岩土材料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1-16
最近编辑:6月前
计算岩土力学
传播岩土工程教育理念、工程分析...
获赞 127粉丝 894文章 1776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