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通往大师的路 | 工程师应当“主动”去背锅:不背锅,不成长

6月前浏览182

一说到背锅,我相信大家是从心里是拒绝的,我也如此。

但是,对于工程师来说,如果我们在产品设计时总是想方设法去推锅,这样下去很难提高自己和成长。

道理很简单:所有的错误都是别人的,自己的设计是完美的,那怎么可能与动机去提高自己呢?


 1

拒绝背锅,这是人之常情

在培训和咨询时,在公 众号文章里,我经常表达一个观点是:

产品开发️的百分之八十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产品设计造成的,产品设计工程师应该背锅。

立马就有很多人反对:

如果什么锅都是产品设计工程师来背,那要ME、要IE、要 QA干嘛?          
品开发是一项团队工作,锅要大家一起背。          
工程师就拿那么一点工资,怎么能背那么大一口锅?          
产品开发顺利,老板也不奖励。出问题,就让我们背锅,这没道理啊?          
         
拒绝背锅,这似乎是绝大多数工程师的本能反应,包括我自己。          
在本文中,我想提出一个反人性的观点:          
工程师要“主动”背锅,承认自己的不足,再去补强;否则,一味推锅,什么问题都是别人的,自己的设计完美无比,那怎么可能提高。          
为什么“主动”背锅加了引号?          
这主要是想说为了自身职场发展,能推的锅还是要去推。          
不过,尽管有时候通过一些技巧把锅推掉了,但是内心深处还需要去做深刻检讨自身设计不足。          
表面上尽力去把锅推掉,但内心深处要把锅背起来。          
         
         

         
         
 2          
         
拒绝背锅=拒绝成长          
         
在我的职场经历中,我看到身边太多的工程师在不停的推锅;          
这个操作人员太不用心,明明告诉他怎么组装,他竟然还会装错          
工装夹具设计得太烂了,组装精度都保证不了          
模具做不了、生产难组装,他们早应该告诉我啊,我的职责可不是为他们服务          
这个供应商水平太LOW,塑胶件翘曲变形这么严重,调机调几天了都解决不了          
那个供应商水平很LOW,连0.05mm的精度都达不到          
         
总之,就一个主题:我的产品设计很完美,没有任何错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不是我的责任,而是操作人员的责任、或者模具的责任、或者供应商的责任。。。。          
         
         
推锅,一方面可能是工程师自尊心在作祟,另一方面可能是担心背锅会影响自己的职场发展。          
但是,产品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想做出一个很完美的设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这要求工程师材料、制造工艺、装配工艺、功能、质量和可靠性等都非常精通。          
同时,产品设计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严重依赖工程师的经验和教训积累、以及工程师自我学习的动机。          
没有一个工程师天生就是产品设计专家,专家都是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和不断的学习而成长起来的。          
如果我们总是拒绝背锅,这等于是断了自我提高、自我成长的路。          
而相反,如果我们主动去背锅,一旦产品质量出问题,我们就从产品设计本身去找问题,原来设计时防错没有考虑得很周到、组装发生了过定位、加强筋壁厚太厚了。。。。。。。          
然后我们再针对性的去补足自己的短板,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提高,这才是走向专家的正确之路。          
         

         
         
 3          
       
我的成长就是从“主动”背锅开始的        
       
       
在案例 | 生产线组装时零件装反了,应该由谁来背锅?一文中,我介绍了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产品质量问题:零件在生产线上装反了。        
在遥远的2000年初,设计防错的观念还远没有普及,防错主要是通过制程来解决。        
出现装反的问题后,大家检讨的是工人组装不认真、培训不到位、操作文档没有写的很清楚、以及没有适当的奖惩措施等,没有一个人说是我产品设计的失误。        
       
       
但是,我一直固执的认为,生产线发生的问题,很多都是产品设计的原因。以致于产品设计开模之后、开始试生产之后,我就很担心收到生产部门的邮件或电话:难道我的设计出问题了?        
针对装反的问题,我在反思:可以通过产品设计去解决问题吗?        
在资料的搜索过程中,我知道了防错的概念,在众多的制程防错文章之中,我找到了类似的案例,原来应该把热熔柱与壁的距离设计成不对称,这样零件无论如何都不能装反了。        
我们试想,如果当初我不“主动”背锅,主动去反思,可能至今我都不懂设计防错的概念,更不会有九大防错设计指南。        
       

       
最后的话          
         
锅,背还是不背,就在那里。          

而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如果不去升级,永远停留在过去,那工程师则永远无出头之日。          

来源:降本设计

材料模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1-13
最近编辑:6月前
钟元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1粉丝 11文章 306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