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疫情后第一次出差:锂电企业需求调研

8月前浏览226

春节疫情至今,第一阶段在房子里面呆了近20多天。2月10号开始上班,足迹主要在北京和廊坊。上周第一次出差去了广东惠州,与多家锂电企业进行了交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和3C电池厂家,现简单总结调研情况。

(1)3C产品正极一般都采用钴酸锂,目前电池电压为4.4V。各厂家均有提升电压的技术路线,从4.43V,到4.45V,再到4.48V,甚至4.5V,从而不断提高能量密度。因此,负极材料的选择,电解液开发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2)3C电池产品引入硅碳负极的可能性最大,一方面材料需求量比较小,不像汽车电池那么大。另一方面,电池循环寿命要求没有汽车电池那么高,一般500次基本能够满足要求。采用硅碳负极重点提高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电池膨胀率需<8%。

(3)快充电池,目前,一般都能达到2C快充能力。并且还在不断提高充电速率。因此,多个厂家在开发新的快充电池,需要从设计和工艺方面进行优化。

(4)目前,新能源汽车主流电池厂家的单体电池产品一致性基本满足要求,BMS完全有能力处理电池的性能差异。

(5)新能源汽车电池在工况条件下,SOC、SOH等算法误差仍旧比较大,复杂工况误差可能>15%,温度探测实现危险预警的准确性和安全保障需要平衡。

(6)高镍正极安全性存在问题。BMS能够处理NMC523正极材料电池,确保电池包的安全性,预留足够时间处理安全故障。但是镍含量再提高,热失控速率太快,BMS很难处理,难以发出安全预警,采取保护措施。

本人主要关注高能量密度电池设计与工艺开发,特别聚焦电池极片工艺。目前,期待多和企业界交流,了解行业最新技术需求。

来源:锂想生活
汽车新能源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9-18
最近编辑:8月前
堃博士
博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79粉丝 52文章 326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