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LG化学/松下/三星/三洋18650电池热失控防爆阀泄压过程

7月前浏览337

18650电池是直径为18mm,长度为65mm的圆柱形电池,是最普遍的锂离子电池。18650 电池的容量自最初生产以来一直在稳步增加,目前商用电池已达到 >3 Ah。随着容量的增加,电池失效期间产生热量和气体的速率和量也有上升。

         

电池刚性外壳使其成为压力容器,如果电池内的压力没有以受控的方式释放,那么电池可能会以爆炸的形式发生剧烈破裂。一般地在电池壳上会设计一个防爆阀,18650电池的防爆阀设计在电池的上盖之中,防爆阀还兼具了断路器的功能,在电池内部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防爆阀动作切断电流回路,当电池内部的压力进一步升高时,防爆阀结构被破坏,释放电池内部的压力,防止电池发生爆炸。

         

本文通过高速摄影装置对不同厂家的18650电池上盖在热失控中防爆阀的动作过程进行了拍摄,还原了热失控中18650电池防爆阀动作的全过程。

         

五种不同的商用18650电池规格和1种底部泻压的原型电池如表1所示。

         

LG、松下、三洋和三星的18650电池端盖和防爆阀的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所有电池的防爆阀都包括带排气口的凸起顶盖(Top button)、有一圈环状的刻痕防爆片(CID vent disk)、密封绝缘圈(Seal insulator)和集流盘组成(极耳焊接在集流盘上)。当电池内部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防爆阀会发生变形,与焊盘脱离,从而切断电流回路。当电池内部的压力继续升高到一定的值时,防爆阀被破坏从而电池泄压,防止电池爆炸。此外,LG、松下和三洋的电池上盖还包含PTC结构(正温度系数材料),当电池的温度上升时PTC材料的电阻急剧升高,从而阻止电流的继续升高,而三星电池由于采用倍率型设计(20A放电),因此并未设计PTC结构。此外,LG ICR18650-B4、松下和三洋电池卷芯中心有芯轴。

         

图1  各个厂家的防爆阀结构设计

         

对以上电池进行加热,热滥用引起热失控。采用同步加速器通过超高速X射线照相以MHz帧速率捕获电池在热失控过程中内部演化和防爆阀破裂过程。如图2所示,LG-S3、LG-B4 和三洋电池,在热失控期间表现出良好受控泄压和流体喷射过程,每种电池都显示出特征性的失效机制。

         

LG化学的LG-S3 和 LG-B4 电池包含相同设计的防爆阀,这两个电池的不同之处在于LG-B4电池的卷芯内部包含一个圆柱形心轴,并且容量略高。热失控过程中,电池卷芯放热分解并开始流化,喷射过程从LG-S3和LG-B4电池的卷芯的内层径向向外进,没有芯轴的LG-S3电池的内层首先向排风移动,一些材料积聚在电池的顶盖下方。

         

LG-B4和Sanyo电池中的芯轴从下到上都有一个狭缝,允许气体通过芯轴逸出,为气体从电池底部逸出到顶部提供了直接途径。

         

图2  a)LG-S3、b)LG-B4 和 c)三洋电池热失控后的 X 光照片

         

卷芯芯轴可以减轻了顶盖下方碎屑的堆积。然而,芯轴也会使防爆阀组件变形并刺穿顶盖。如图3所示,松下电池内的芯轴仅释放了来自电池底部的压力,为气体和流化材料从外壳中喷出提供了直接路径,芯轴本身没有发现碎屑,未破碎。这将改善压力释放并降低电池破裂的风险。

图3   a)三洋、b)松下和 c)三星电池失效后的3D重构图和相应 XZ 和 YZ 正交切片

         

各个电池详细的防爆阀动作过程如下方视频所示:

总之,高速X射线照相和CT的结合使用观察了18650电池防爆阀演化过程,电池热失控可能导致芯轴的几种类型故障:(1)内部物质受控喷射、电池爆裂、内部芯轴刺穿顶盖并逸出;(2)内部芯轴支撑电极组件,并为热失控过程中分解的流化材料提供一条通往排风口的路径;(3)芯轴的明显缺点是气体的高流速会导致其不和电极组件一起移动,有时会刺穿防爆阀,这可能是电池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的危险。

         

同时,电池爆裂可能有两个原因:(1)当电极组件没有路径允许足够的气流到达排风口时,就会导致电极组件移动并堵塞通风口,这是电池破裂的主要原因。(2)当排风口设计不合理,本身不允许足够的气体流逸出时,内部压力会上升达到电池的爆破压力。第二种情况更可能发生在高容量电池中,其在热失控期间会产生更多的气体。

         

通过在 18650 电池的底部设计第二个通风口可以防止电池爆裂,该通风口在电极组件可能移动并堵塞通风口之前迅速释放压力。此时,电池两端的泄压装置可以保持气体逸出的开放通道,芯轴就变得多余。

         

原始文献:Donal P. Finegan, Eric Darcy, Matthew Keyser,etal. Identifying the Cause of Rupture of Li-Ion Batteries during Thermal Runaway, Adv. Sci. 2018, 5, 1700369

来源:锂想生活
化学焊接爆炸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9-29
最近编辑:7月前
堃博士
博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78粉丝 50文章 324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