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么简单,就提出几个额外的要求增加一下难度吧!
1 找出图纸中的标注错误,并且修正后建模
2 用尽量少而稳定的建模方式
3 考虑零件尺寸变更的关联性,如将上图的尺寸60放大至80后,图形仍然保持基本合理。
下面,通过图文展示一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
由于底部凸台及其孔与其他造型无干涉,可以通过一个凸台命令完成,这里的孔的部分,没有后继特征,所以可以以此拉出来,并不违背现价后减的设计原则。
耳朵部分,先用凸台命令,一次性拉深完成,并且建模在对称面,向两侧对称拉深至底部凸台的侧面(采用直到平面命令)。这个操作蛮好的。
通过凹槽命令,完成中间的切割。
下面把三个命令的草图放出来,供参考:
此时的底座宽度为60mm
将其改为80mm,效果如下,可见基本的形状不变,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本文通过一个非常小的例子,展示一种设计的思路。
相信不同人在不同的设计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设计思路选择。
设计过程中要跟紧目标,以完成工作为目的,而非炫技,所以,个人认为优先级如下:采用合理的建模思路,选择简单的设计命令,不得已再采用复杂不稳定命令。
那么,是否发现了图纸中的错误呢?我怀疑下图中的两个尺寸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