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贸易战很可能是面向未来的

1年前浏览435

特朗普列了一张奇怪的贸易战清单: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航空产品、高铁装备等。然而,这些产品对美国出口其实很少。另外,美国还宣称,要对钢铁和铝的进口加以限制。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据上面的两条,我猜测:美国的贸易战其实更侧重于“未来之战”。美国要保护的是未来的先进制造业,而要打压的是我们未来的先进制造业。

 

先从我熟悉的钢铁谈起。钢铁产能过剩、不怎么赚钱,却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真正的大国都不可能单纯因为经济原因放弃钢铁。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钢铁进口大国,据说2017年进口了3592万吨钢。我们知道,钢铁是工业最基本的原材料、是不可缺少的,而美国国内钢铁产量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增加。所以,即便美国实施钢铁高关税,也不会迅速降低进口量,而只会推高美国国内钢铁的价格。这样,就会给美国钢铁留下升级换代的时间窗口、甚至夺回竞争优势。

 

为了分析这种可能性,可以看看历史和未来。

 

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就逐渐失去了钢铁行业龙头的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利成本高。然而,美国钢铁企业一直“死而不僵”。虽然其钢产量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却常常在创新方面有惊人之举:美国纽柯钢铁公司最早让薄带连铸技术成功走向商业化,使得人均产钢量大增;最近,大河钢铁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使得人均产钢达到3600吨,二期将达到5000吨。这些大的进步,完全有可能让其钢铁行业重振雄风。相比之下,中国钢铁虽然占到世界钢铁产量的一半,却在大的技术创新方面乏善可陈。

 

事实上,如果通过充分发挥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通过推进智能制造、让劳动效率大大提高,美国很多制造企业都可能有大的转机。这样的案例是现实存在的。

 

我们在看特朗普针对中国列出的制裁清单。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行业几乎都来自《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产业。但这些产业目前中国的优势并不大,对美国的出口也非常少。所以,特朗普要做的是避免这些产业在未来成为中国的优势产业,而不是今天的利益。

 

在美国的历史上,对经济上的“老二”进行抑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苏联和日本都受到过这样的“待遇”。前两次美国都成功了,这一次恐怕不可能成功:其基本原因是:中国有14亿人口,是美国的4倍。具体道理这里就不展开了。所以,对于贸易战,中国不必惊慌,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但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谈何容易!

 

总体上说,我们缺乏美国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又缺乏日本人做事精细的工匠精神。科技界偏偏又充满了地位很高却只会“纸上谈兵”、做领导传声筒的砖家。“砖家”不做事,却会误导企业、误导国家、误导下一代、会占用有限的科技资源。“砖家”太多,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最大的障碍之一。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航空汽车新能源材料机器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2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3粉丝 15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