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技术发展与路径依赖

1年前浏览341

    “好想法难以落地”、“技术成果转化难”是人们常见、常说的两个话题。问题背后都有个本质性的原因:技术进步的路径依赖问题——技术的发展往往被约束在一条看不见的道路上、只能沿着这条道路走才行。


   离开这条路,就会犯“脱离实际”的错误。有些学院派的专家完全不懂得这些道理。所以,他们的话往往“只能听听”,当真就要倒霉了。

 

“路径依赖”的背后是:采用新技术往往需要较大的系统性改变。这带来的代价或风险太大。比如,增加新设备时,可能遇到物理空间不够,必须改造厂房或者对流水线大改。所以,如果新技术带来的效益不是足够大,人们也宁愿修修补补、而不愿意另起炉灶、为了应用新技术而改变路径。

 

路径依赖现象其实非常普遍。据报道,最近波音737的问题,背后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对原设计进行大改。这其实就是路径依赖。非高炉炼铁、电动汽车遇到了很多麻烦,某种程度上是也克服对原有技术的路径依赖。人类本身的进化其实也是路径依赖的:人的身体上有很多不合理的“设计”,但已经没有办法把这些不合理性“进化”掉。

 

路径依赖阻碍了创新,但也为后起之秀带来了机会。后来者对路径的依赖度小,便乐于采用新技术。例如,内燃机发明以后,德国制造开始赶超英国;电气设备广泛应用后,美国开始超越德国。这就是所谓的“换道超车”。

 

主动解决路径依赖的办法之一就是重起炉灶。某企业收购了一些老厂子,总是改造不好;但新建的厂子却搞得风生水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消除了路径依赖。城市建设也是路径依赖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采用的办法是建立“新区”,在“一张白纸上作画”。


一般来说,“另起炉灶”的只能是少数的“排头兵”。因为这么做的风险很大、失败的概率也很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多数企业应该采取“跟随战略”、“持续改进战略”。别人成功后,在条件合适的时候进行系统化的改造。

 

改革需要少数排头兵去克服路径依赖。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深圳、宝钢的成功都是因为克服了路径依赖,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功的。在我看来,要克服医疗、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沉珂,也必须要克服路径依赖。改革和创新的排头兵,必须用新组织、新体制、新的人才选拔机制,去克服路径依赖。


我深信,智能制造技术的先行者,也需要新的组织才能承担。在新的组织中,才有可能释放过去被束缚的活力,成为真正的先行者。我想,这大概就是国家推进“双创”的动机之一。


应该注意的是:能克服路径依赖的人或团队,必须是最理解“路径依赖”的,才能够老的路径中找到改变的切入点,避免蛮干。我甚至认为:克服自身的“路径依赖”时,必须尊重服务对象的“路径依赖”。这是创新的一个原则:创新过程必须尽量避免多重不确定性的存在。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汽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2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4粉丝 15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