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重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1年前浏览221

这几天写东西时,感到江郎才尽。晚上突然想到,或许应该再读一遍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是我十多年前买的,书上有划出的重点和笔记。迅速浏览了一下,有个念头冒了出来:企业家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这是一本必读的著作。

 

一年多前,我认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想法:多数企业搞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应该从管理问题入手。因为从管理入手,才能把价值创造和数字化、网络化的优势发挥出来。从管理入手,就是把那些看似各不相同、却是常规性的问题,变成标准化的、甚至可以交给计算机自动决策的问题。这本书的每一章,都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

 

第一章是“高效是可以学会的”。只有有了这个前提,管理问题才能明确起来、系统化起来,才能交给计算机去做。因为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变成好的软件系统。

 

第二章是:“掌握自己的时间”。我反复说过:智能化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提高管理者的时间效率,而管理者的时间是非常有价值的。计算机把许多重复性的“决策”做掉了,管理者的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第三章是:“我能贡献什么”。这就是要创造价值、要想明白在哪些方面可以通过管理创造价值。德鲁克的潜台词是:贡献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是需要想清楚的。其针对性就是:我们现在太多的目标太虚了、没有经过慎重思考。

 

第四章是:“发挥人的长处”。我一直说:智能化和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重构人和机器的界面。数据分析工作的特点是:利用人的知识、发挥人的长处;针对人的盲点、弥补人的不足。

 

第五章是:“要事优先”。所谓的管理者,就是在有限的资源背景下处理矛盾。一定不是面面俱到。什么都舍不得,就什么也做不成。所谓要事优先,就是要舍得放弃。

 

第六章是:“决策的要素”。做智能决策的时候,应该参考这一章的逻辑:要考虑什么才是正确的问题、问题的边界是什么;好的决策是能执行并能应对不确定性的决策;好的决策必须有反馈修正机制。书中强调的,就是人容易犯错的。

 

第七章是“有效的决策”。决策是若干种方案的选择。我不久前还说:智能化就是“人划出一个圈子,机器在里面选”。有效的决策来自人的观点:因为管理上的问题复杂,只有人来能把握。但观点需要经过批判、观点需要有数据支撑。因为人的观点可能是错的。为了有更好的方案,需要鼓励不同的意见、管理者不能只听到一种声音。

 

第八章是“决策必须有效”。我们搞智能化,就是提高决策效率。是把常规的决策交给机器去做,让机器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决策依据,就是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效率。也就是说,让人去关注真正的管理问题。我前几天谈到人与机器的差别:人要去管人应该管的事情。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2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3粉丝 15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