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应施耐德公司的邀请我做了一场关于创新机会的报告。在这场报告中,我再次强调“需求驱动”。应该说,“需求驱动”是老生常谈,但人们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却往往缺乏深度。这里,我想把“需求驱动”的概念,解析一下。
1、需求驱动意味着需求的真实。
与需求驱动相对应的是技术驱动或者方法驱动。但我们知道:先进的技术未必实用、未必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强调需求驱动,就是强调需求的真实性。而强调需求的真实性,就是强调深入地理解用户。
2、需求驱动是同时代竞争的关键
我曾经反复强调:创新的机会在于需求和条件的改变。这是因为,前人都很优秀。我们现在能想到的、能做到的东西,前人往往也能做到。所以,如果前人有条件做又有必要做,也就没有现在创新的机会了。所以,“改变”二字是超越前人的法宝。
但是同代人的竞争者仍然非常激烈。这种竞争,大家面临的时代条件可能是接近的、市场也是一样的。所以,要取得竞争的成功,就必须更多地从需求入手。对需求把握准确的人,市场更容易接受,失败的概率也低,也就容易从竞争者中胜出。
3、需求驱动意味着需求的隐藏
我曾经反复强调:在创新过程中,用户需求的需求往往是说不清楚的。这是因为:如果用户容易说清楚,往往老早找人做了。创新的机会往往也就没有了。第四代研发强调的是“潜在需求”,也就是用户尚未说清楚的需求。所以,要把握需求,就不能迷信用户嘴上的说法,而是要从用户的工作场景中把握真实的需求。
4、需求驱动意味着对需求的再定义。
用户需求是存在的,往往意味着用户有感觉;用户需求是潜在的,往往意味着用户的需求不容易说清楚。所以,面对创新问题时:常常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重新定义。重新定义需求,就是在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基础上,找到可行性好的需求。在笔者看来,重新定义的过程,往往是回归需求原点的过程、往往是避免硬约束的过程。
对于这个话题,我谈过很多次。谈的最多的例子就是:如果用户要求养花不生烂叶子,你该怎么办? 所谓的“需求再定义”就是:提前10分钟来到用户的办公室,如果看到烂叶子就把它剪掉。
5、需求驱动意味着需求的强度
有的时候,需求驱动意味着需求足够大、足够强烈。需求足够大,新技术的市场才最够大。新产品研发创造的价值才能大于投入。创新者要记住一句话:领先半步是先驱、领先三步是先烈。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只有适度的领先,才有利于生存。而适度领先的标志之一,就是市场需求足够大。
人们常说: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但柳传志先生却说:机会属于有实力的人。我最近有个感受:机会属于能活下来的人。对许多企业来说,生存是发展的基础。所以,对市场需求大小的分析是很重要的。
6、需求驱动意味着先进用户的价值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往往是先有高端的用户,才有高端的技术。
创新经常会遇到矛盾。一个常见的矛盾就是:需求非常强烈的时候,创新的机会就没有了。面对这个矛盾,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寻找先进用户。所谓先进用户,是喜欢尝试新技术或者对新技术需求强烈的用户。先进用户,常常是高端用户,是百里挑一的优秀用户。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用户,确认需求存在的真实性。
但是,我们还需要去分析:先进用户是否代表着需求的发展方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设法将先进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为产品化的技术。然后经过“久久为功”的持续改进,最终成为高科技产品。原始创新的机会,往往就是这么抓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