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科技工作者的见识

1年前浏览91

我的师傅王洪水先生60年代初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某个单位后,按专科学历发工资。他找到管财务的老太太。老太太说:我们知道本科学历的工资最高,你又不是本科毕业,就给你按大专去发了。

 

某些人就曾对我说:按公司规定,应该如何评价某个项目。但是,这些规定几乎都是在技术引进、模仿的背景下制定的,根本不理解革命性的新技术是如何产生的。当时,我在内心感叹道:当一个地方只懂得用白银衡量价值的时候,可能会把黄金和钻石扔掉。

 

宝钢老领导何麟生先生是宝钢首任技术副厂长。30多年前,宝钢就推进“按订单组织生产”。而支持这一做法的技术基础,是信息集成:要跟踪每一炉钢、每一块钢、每一卷钢。几年前人们在热捧工业4.0,主张“流水线上个性化定制”时,却不知道这种模式在宝钢已经实施了几十年了。30多年前,为了实现信息集成,何老提出“数据不落地”的指导思想。要求数据在网上跑。当时的通信技术落后,宝钢的技术人员就采用了RS232、Modem,甚至用人来送软盘,但就是不允许人为干预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体现了工业互联网最基本的思想。

 

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30多年前这种实践的意义。对此,何老有些感慨。我对何老说:这种事情我也遇到过。何老就提起2000多年前和氏璧的故事:卞和发现了惊世美玉,献宝时却被玉工认定为顽石,先后被楚王砍掉了两只脚。

 

许多人会欣赏几何题目的证明,却对欧几里德的公理体系不屑一顾;会觉得一个物理题目很难,却不能理解牛顿提出三定律时的困难。这就是缺乏思想的表现。

 

我们要成为科技强国,需要的不仅是做事能力强的科技人员,还需要见识和思想。这些思想听起来很简单,却是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才能带来真正的科技突破。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4粉丝 15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