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工业互联网大赛笔记

1年前浏览147

一波三折的第三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终于结束了。我再次荣幸地作为评委参加了新锐组的决赛。下面简单记一下这次的感受。

 

在我的印象中,第一次做某个工业互联网竞赛评委时,感觉多数团队是人云亦云、没有新思想、没有亮点。评委做得很沮丧:总要“矬子里面选将军”吧?能找到个别“还凑合”的就不错了。

 

第二届工业互联网大赛时,上述担忧就没有了。发现了不少好的项目。大赛还印证了我的一个重要观点:大中企业应该从管理切入小企业可能有全面转型的机会。

 

今年的大赛又有明显的进步。如果把去年得奖的项目拿到今年,多数是得不到奖的。最近几年,我在外面讲课时谈到许多观点,有些其实是没有实际案例。但今年的参赛项目中,多个项目恰恰就是我期待、一直宣传的做法。有些工作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让我非常兴奋。这次大赛,印证或强化了以下几个观点:

 

工业软件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数字孪生发挥作用,关键是与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活动结合、促进持续优化。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持续改进的工具、发挥持续改进和快速迭代的优势。

用曲线实现“认知”,有广泛前途。

工业互联网成就数字化时代“合作社”,已经形成趋势。

新的知识管理思想,与业务和软件融合。

 

不过,有些说法可能会适合某些专家的口味,却是技术发展的歧途。以下几点要注意:

 

技术要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业务问题,而不是强调某些亮点。

要避免过度依赖于“自学习”、有些知识要“从娘胎里带”。

技术要有特长、不能面面俱到。关键是顺应未来发展趋势,而不是在存量市场里搏杀。

 

 我从事创新多年,感觉创新有两种方式:一种靠硬实力、一种靠软智慧。靠“硬实力”的创新,往往只能在顶尖企业做,往往属于基础性工作。所谓有“软智慧”,就是项目中要有让人眼睛一亮的观点或想法。我做评委,特别喜欢后面一种项目。一般企业的项目如果没有“软智慧”,基本上就是吹牛皮了、骗骗不太懂算法的评委了。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数字孪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3粉丝 15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