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创新中的智慧

1年前浏览164

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方法。所谓的智慧往往要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智慧需要非理性的直觉,还要用理性去分析和控制非理性的情绪。

 

创新活动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遇到困难时,人们往往有三个选项: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知难而变。所谓创新的智慧,就是要有选择的意识、要知道怎么选择?

 

三个选项都很重要。创新往往要“十年磨一剑”,只有“知难而进”才能取得成功。创新失败的概率很高,但一生选择的机会有限。有了“知难而退”的意识,才有可能将时间集中在该做的事情上。在创新过程中,原始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要“知难而变”、对项目重新定位,才能抓住机会。

 

智慧体现在要有变的意识。不能刻舟求剑、故步自封、盲目迷信。例如:有人谈到智能算法,就以为要搞机器学习、就把提高精度作为唯一的追求。因为他的视野中只有这个。人的视野狭窄了、被概念局限住了,就不知道要变。知难而变有两种:一种是完全无意识的、一种是有意识的。后者当然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智慧才行。

 

退、进、变都是困难导致的。选择路径时,要对困难在哪里、有多大做出判断。做出这种判断,需要直觉、需要知识、更需要见识。坚持很久以后,是放弃还是坚持都需要勇气和胆识。特别地,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需要努力、更要经得起内心的煎熬。创新最困难的时候,很可能没有人理解你、甚至没有人支持你。这时,坚持下去需要自信。这种自信是基于理性的自信,而不是盲目的固执。

 

我讲创新课、数字化转型课的时候,往往会夹带讲些常识、讲些大道理。我意识到:这些常识和大道理,往往不是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而是用来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件事到底是该坚持、还是该放弃?大道理明白了,才会有信心。


智慧,说不清、道不明。所以,机器可以有智能的特征,却难以拥有智慧。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3粉丝 15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