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倍续航“闪电充”铝电池,划时代革新?实验室美梦”?
近期一则关于动力电池的劲爆信息在市场刷屏:一种性能强劲的铝离子电池横空出世, 据福布斯报道,亚洲电池研发公司Saturnose计划推出一种固态可充电铝离子电池EaI,使用铝和铌以及固态电解质,阴极采用岩盐结构。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级铝离子固态电池,有望取代风险较大的锂离子电池。Saturnose计划在2022年对其实现商业化。 图源:Saturnose官网
据悉,铝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1500Wh/L,有望提供600Wh/kg能量(技术先进的三元电池目前能超过200Wh/kg)。该公司表示,一组15kW的铝离子固态电池重量为565kg,能为电动汽车提供1200公里的续航(数倍于锂电池),且支持20000次循环充放电,在汽车上能获得长达15年的稳定寿命。该款电池不仅不使用镍和钴,充电时间还短得惊人。 以最新的市场价计算,金属锂吨价已经60倍于金属铝,电解钴也已攀上45万元/吨大关。市场迫切地寻找着更具性价比的材料。 从技术上来说,铝离子电池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此前,在2015年,斯坦福大学华裔化学教授戴宏杰(Hongjie Dai)团队就已发明了第一批高性能铝离子电池并发布在当年的期刊《自然》上,利用该铝电池模型,电池充电时间被急剧减少至一分钟。 不仅有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成果,布里斯班石墨烯制造集团(Graphene Manufacturing Group,简称GMG)还进一步开发了石墨烯铝离子电池,具有“出色的高倍率性能”。在斯坦福大学的前期研究成果上大大进步,并在今年年底前开始了纽扣电池试生产。 这是由于铝原子和锂原子有着不同的带电属性而决定的,那么我们就简单地对铝原子和锂原子结构,以及电离和冲放电进行一番了解。 铝是一种金属元素,铝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1539,元素符号为Al,原子序数为13,铝原子的原子核共有13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周围环绕着13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正负刚好相等,所以铝原子是没有电的。 铝原子结构中的13个电子可分为三层,形成283结构,也就是说铝原子的最外层有三个电子,而这三个电子很容易通过电离的方式去掉,而变成带电铝离子,因此,一个铝离子带三个正电荷。 当铝离子电池开始工作时,带正电荷的铝离子从电池负极出发,流向电池的正极,从而提供能量,这就是一次完整的放电过程。当充电时,正极内的铝离子获得三个电子后,重新返回负极。 锂也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Li,目前是地球上最轻的金属,锂原子内核有3个质子,周围环绕着3个带负电荷的电子,电子层为21结构,即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锂原子在失去一个电子后变成锂离子,但锂离子只带一个正电荷。 尽管铝离子要比锂离子重得多,但是它们的离子半径非常接近,铝离子半径0.54 ,锂离子半径0.76 ,这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铝离子所带电荷是锂离子的3倍,铝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当然是锂离子电池的3倍了。 这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有不少学者对铝离子电池的卓越性能产生质疑:一,充电12分钟就能充满,充电桩得需要多大功率啊? 不信来算算,565公斤重的铝离子电池(Ea2I)150KW,那么充电桩输出功率需要750KW,即750000瓦,目前的交流充电桩输出功率一般只有7000瓦,而最大直流充电桩输出功率也只有200000瓦,这显然是不够的。 二,铝离子电池的产电原理和锂离子电池是一样的,同样是金属,按理说一样会产生枝晶,为何说铝离子电池就不产生枝晶,永不燃爆呢?这真的让人很费解。 但个人认为,即便铝离子电池(Ea2I)充电12分钟、不产生枝晶都是假的,但只要续航能力增加三倍,价格便宜一半,那么它取代锂电池将指日可待。 锂是稀有金属,自然价格比较贵,锂在地壳中的自然含量只有1,100万吨,可开采储量只有410万吨,而现在人类一年就要使用2万多吨,200年就用完了,如果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10倍,那么20年就枯竭了。 而铝是常见的金属,储量非常丰富,价格便宜,地球总储量超过750亿吨,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亚洲、欧洲都有分布,简直是要多少有多少,别说是200年,就算是用1万年也足够了。 所以,铝离子电池会取代锂离子电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就像汽车取代马车,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手机取代传呼机,高楼大厦取代小平房,都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但Saturnose商业化量产铝离子电池的可能性仍要打上问号。 据Saturnose称,EaI电池最初由沙特阿 拉 伯的Dana Venture Fund提供两轮孵化资金,过去五年一直处于“保密开发”状态。仅有福布斯的报道对其进行了描述,未见于权威技术网站。其官网也较为简陋,充斥着大量研究报告摘录的图片。虽然其表示将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并与德国THM Fraunhofer合作,但一切目前尚未落地。 是否能够大规模实现技术革新,仍要在其商业化后,经历市场的检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6-27
最近编辑: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