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功率循环的实验设计 (二)

1年前浏览2908

功率循环的实验设计 (二)  

写文章之前,先给大家道一个歉,由于个人疏漏,上一篇文章的图三发错了,应该是这张图,当Bond wire 断裂时,电压会跃升。在这里做一个更正。  

 

前篇文章的补充图 Bond wire 循环实验  

第二种故障模式是Die Attach的老化,也是功率循环实验需要重点考察的目标之一。Die Attach是芯片的重要的散热路径,尽管在Die Attach的选型上会考虑其CTE的值和上下材料的CTE尽可能接近,但芯片导通和关断,温度周期性变化,从而导致Die Attach部位产生剪切力不可避免。实验条件可以降低电流以减小对Bond Wire的冲击,而通过增加电压来提升加热功率。  
因为产生交变的剪切力的原因是芯片的温度交变,即使电流很小,只要功率足够大一定可以达到实验需要的温度梯度,再设定合适的循环周期,比如加热3秒,冷却10秒,多次循环后,便可以观测到Die Attach处的结构函数的变化。前面给大家展示的类似于扇面的结构函数多曲线图,正是在这样的实验设计下,经过10万零5千次功率循环而产生的(参考文章,破析 AQG 324 功率循环实验(PC)失效判定标准)

 

图一 Die Attach功率循环实验  

对于老化焊接层的实验设计,我们用小电流和低电压,在小电流和低电压下,对于Bond WireDie Attach的冲击都比较小,我们通过散热条件改变,从而使得ΔTc发生较大的周期性变化,在焊接层产生交变应力,达到老化的目的。  

 

图二 焊接层的老化  

上图中的结构函数是基于该种实验设计做出的多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到结构函数在前端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构函数的右移发生在热容大致为1 J/K的位置附近,这部分材料的时间常数大概是200ms,远远大于Die Attach的时间常数,可以认为DieAttach的降级是不明显的。  
实际器件的降级是多种因素同时发生的,AQG 324的分钟级循环的结构数据,如果用结构函数去分析,会观测到Die Attach和焊接层所对应的结构函数同时发生了右移。在没有对单变量做非常深刻的研究的前提下,依据多变量条件的实验数据,建立对应的寿命模型难度太大,几乎可以认为精度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功率循环的实验设计,可以尽可能分离出作用于器件各个部分的实验条件,使得器件的降级是单变量。  
我们都知道,温度的变化导致的是器件内部应力的变化,而应力的变化会产生疲劳,从而导致器件最终失效。有了这些单变量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尝试建立单变量下“温度—应力—疲劳”的数学模型,理论上,只要我们有大量的实验数据,就可以建立并验证单变量模型,并能保证该模型的精度。有了一定精度的单变量模型,再尝试去做多变量模型,从而一步一步逼近器件失效的机理研究,得到可以重用的器件失效的数学模型。  
以上的实验设计只是一个思路,目前也只有一些基于特定样品的数据,这些数据也证明了这个思路的可行性。当样品改变时,我们必须要重新设立新的实验设计。可靠性技术发展到如今这个时点,要求我们必须尽可能的去搞清楚失效机理,因此实验的海量可能是痛点,要做不同材料,不同样品,不同功率,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失效实验,因为除了功率循环外,引起器件失效的因素可能还有温度循环,震动,湿度,粉尘等等。  
目前,业内工程应用上,这类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相关的数据也不多,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有效数据,或许在保证实验结果可重复,可分析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实验效率,这样就可以缩短获得准确数据的时间。  
提高实验效率的直接手段就是一次性老化多个器件,只是这种实验设备价格不便宜,通道数越多,价格也越高。我知道的能提供集成结构函数测试的功能循环设备厂家,全球范围内也只有两家,一家是以前的Mentor,现在归西门子。另外一家就是我们了,国产半导体瞬态热测试提供商,鲁欧智造。  
Mentor的主打设备由两款,1800A3600A,电压分别是12V6V,鲁欧设备支持任意定制,也有标准品2000A,电压是10V。下面我们从参数上比较一下这三款设备。  
设备的设计思路是类似的,通道之间是并联关系,单通道内部是串联关系,Mentor提供的3X4,三并四串,12个工位,鲁欧提供是4X416个工位。并联要分流,串联要分压,设备提供的参数要满足实验条件,在电流和电压方面都要留有余量。  
硅器件的导通压降大概在2V左右,加上线损大概2.2-2.4VSiC器件的导通压降在3.5V左右,加上线损大概每个4.2-4.5V,也就是说,串联4个硅器件,电压要大于9.6V,串联4SiC器件,电压要大于18V  
车载的器件额定电流主要有两种600A900A,将来电流会越来越大。对于这两种器件,功能循环使用的电流大概是430A650A左右(功率循环加载电流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的温度梯度,影响温度梯度的因素,属于是器件本身的热阻属性和加载在器件上的功率,AQG 324标准中里规定的大于额定电流的85%是一个经验值,功率足够,电流小于85%,也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温度梯度)。  
简单对比一下三款设备同时做功率循环实验器件的数量,如下表:  

 

图三 性能参数列表  

可见,对于小电流的器件,1800A和鲁欧的2000A效率都不错,对于大电流的器件,设备效率都明显下降,3600A虽然电流参数可以满足,但是由于电压只有6V,为什么还要设计出12个工位,这多少让人有点费解。如果要对大电流的功率器件做循环,提高电流而不降低电压,甚至同时提升电压,才是合理的设计。  
一次性老化多个器件,也是非常必要的,功率循环实验中,环境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同一个环境条件下对多个器件做功率循环实验,尤其是温度循环,震动,湿度,粉尘等环境,横向对比的数据会精确体现器件之间的差异。  
可靠性领域变量繁多,而由于以往行业对于热问题认识的局限性,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该领域的技术尚在起步状态,有非常多的未知需要整个行业投入极大的精力共同去探索。科学的实验设计会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实验的效率,随着整个行业的认识度越来越清晰,模型越来越精确,而精确的模型可以在整个产业链中流转。这样下来,无论是研发设计领域,或者是工程应用领域,乃至可靠性及设备维护领域,我们都会变成有据可依,减少冗余,实现资源利用的合理优化。一个简单的逻辑,谁能做到更好,谁就能活得更久。  

(全文完)

功率循环的实验设计  (一)

破析AQG 324 功率循环实验(PC)失效判定标准

来源:今昔CAE随笔
疲劳断裂半导体芯片焊接理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3-10
最近编辑:1年前
今昔CAE随笔
本科 | 销售总监 allenchousf
获赞 92粉丝 151文章 59课程 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