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哪个领域的仿真工程师最短缺?看一下国家政策即明了

4年前浏览2249

4月23日中国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将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期限,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必将迎来井喷。

说起新能源汽车,就不得不说说动力电池PACK,动力电池PACK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所在。而在这一领域中国可谓是行业老大一般的存在。早在2018年中国就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1.3%。

由于动力电池行业的特殊性,资本高度密集、技术高度密集,而且整车厂商一旦选择供应商,出于安全性考虑基本不会考虑更换供应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未来的的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将走向寡头化,也就是绝大多数业务被少数几家企业瓜分。不难想象,未来全球的动力电池市场大概率将由中国主导。

巨大的市场潜力必然存在的巨大的商机,仿真技术就是一个明显的缺口。动力电池PACK的安全性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即使是在技术如此成熟的今天,安全性依然是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担忧。

要保证动力电池PACK的安全性和寿命,有一个指标至关重要,那就是温度。新能源汽车之所以会出现自燃或事故起火,其根本原因就是电池PACK热失控和热管理系统设计不当或者热管理系统失效。这使得高效的热管理系统和如何有效评估热管理的功能可靠性就成为了新能源电池PACK研发中的关键所在。而能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方法便是仿真技术。

2018国家强制性要求电动汽车主机厂三电系统供应商配套液冷或者制冷热管理系统,而目前各个厂商都在积极开发和探索自己的热管理系统发展路线,热管理人才会成为接下来的热门急需人才被各大主机厂、电池厂、PACK厂及各类设备厂商青睐和寻求。

从2010年至今,笔者刘军涛经历了国内新年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热管理从无到有的变化。见证并参与了热管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从可有可无到逐渐重视到成为必须的全部过程。十年时间,从风冷到液冷到液冷到直冷,技术路线没有停止过讨论,也没有哪条技术路线完胜,只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笔者列举数例曾经参与过的案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A、电池系统的热、流场及耦合分析

能够使用ANSYS-WORKBENCH 平台进行电池系统的热、流场及耦合分析,见下图:

电池块某次温度场分析

B、电池箱系统前处理、NVH 分析、结构分析、温度场分析及耦合分析

使用HYPERWORKS 和ANSYS 协同作业,对电池箱系统进行前处理、NVH 分析、结构分析、温度场分析。利用HYPERWORKS 强大的前处理能力和ANSYS 优秀的多物理场仿真分析能力对电池箱进行协作式的前后处理和分析,完成电池箱的热、结构、NVH、流场-热的耦合分析。如下图:

热分析

C、基于FLOEFD水冷散热热-流场的耦合仿真

水冷散热热-流场的耦合仿真1

水冷散热热-流场的耦合仿真2

水冷散热热-流场的耦合仿真3

D、基于FLOEFD风冷散热热-流场的耦合仿真

风冷散热热-流场的耦合仿真1

风冷散热热-流场的耦合仿真2

E、基于FLOEFD水冷系统流场

水冷系统流场

F、国内首款液冷电池系统(2010年)

模型说明

水冷系统

水冷板流道说明

温度场分布

模块温度场分布

说明:水冷板之间循环水量>0.75L/min能够满足冷却要求,电池单体之间温差小于1℃。

左部图的模块温度分布表明,电池最大温差出现于电池纵向截面,这是由水冷板所置位导致,因此水冷板放置于底面能够减小电池单体的温度梯度,因为电池在高度上尺寸小于长度尺寸。

流体温度场分布

说明:第二块水冷板内水温度变化最大,变化范围是2.13℃,其他水冷板温度变化在水温1.5℃左右。

温度场分布

说明:表面温度场分布显示,温度最高点为306.04K,即在水冷作用下电池温度最高上升8℃达到平衡。(2C持续工况,属于恶劣工况)

表面温度场分布

电芯温度场分布

说明:最左端小模块温度略低于其他模块,原因是该模块单独用一块水冷板,而其他模块是两个标准模块公用一块水冷板。

模块单体温差

说明:温度最高的第二个大模块,模块单体温差小于1.5℃。

流场分布

系统流场分布

说明:最大流速点出现于进出口处,由管径太细导致,流速过大会导致振动,因此,进出口总管会考虑管径增大。

流场压力分布

说明:最大压力出现于进口处,此处压力大原因是:流速快、且进水管偏细导致。

热仿真结果与结论

Goal Name

Unit

Value

备注

最大压力

 [Pa]

120632.25   

压差:19.307KPa

最小压力

 [Pa]

101325.00

流体流速

 [m/s]

0.42

热流密度

 [W/m^2]

50.81

最高温度

 [K]

300.01

2C连续充放电

最低温度

 [K]

306.04

水泵参数

L/min

10

本套系统在风冷系统作用下,在上述所述工况下,本套水冷系统热仿真分析结论如下:本套水冷系统,通过调整各水冷板进出口尺寸来保证各个模块的散热均衡性,在2C工况循环下,模块散热性均匀良好;系统温度最大上升8℃左右可达到平衡;电池之间温差最大不超过6.2℃(因仿真时,采用2C持续工况,一般情况下,温差小于5℃);电池单体温差不大于1.5℃。

注:不带水冷系统,2C持续充放电工况下,温升会超过30℃。

既然热管理这么重要,人才这么急需,笔者结合热管理设计和仿真的15年从业经验,总结电池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系列课程。学员可以通过学习课程,掌握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仿真方法,掌握电池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能力。

扫码进刘老师**群

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仿真

5台畅诺主动式黑金CPU散热器抽奖放送

666.jpg

新能源汽车换热散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0-04-29
最近编辑:4年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9368粉丝 20658文章 3253课程 208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