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动力电池液冷系统仿真流程(上)

21天前浏览6496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本文介绍了液冷系统仿真分析中几何模型处理的重要性及要求,包括在CAD软件中抽取仿真几何模型、保留关键细节特征等。同时,阐述了仿真的目的,即在不同工况下计算液冷系统的压降和流量分配,以满足设计目标。文章还详细描述了仿真步骤,包括导入模型、表面修复、块分割、几何转换计算域、设置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等。这些步骤对于确保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1几何模型处理

液冷系统仿真分析结果取决于液冷流场几何模型精确程度,因此应保证流场几何模型的准确度,尽可能保留对流体流动有影响的零部件、细节及特征,具体要求如下:

1)在CAD三维软件里抽取液冷流场仿真几何模型,模型的分管路应分割留有交界面面,以保证仿真分析过程中检测每个分路流量;

2)在处理几何模型时,应保留主管与支管的连接管道、冷板和管路的快插接头,进出水口处的接头、管路变径、管路弯曲和局部弯头等细节特征;

2仿真目的

在常规不同工况下,计算液冷系统的压降得出系统的P-Q曲线和不同回路之间的冷却液流量分配,分析是否满足液冷系统流场设计的目标。

1)不同工况下,液冷系统的压降得出系统的P-Q曲线;

2)计算出不同回路之间的流量,分析出冷板间的流量差;

3仿真步骤

3.1 导入模型、表面修复

将几何模型导入Star CCM+软件,Surface Repair检查几何模型表面是否存在错误,若显示错误,进行手动几何修复或CAD三维软件重新调整几何模型。

       

                   

图 1  几何模型表面修复

3.2 块分割

通过Split Part Surface by Path命令分割进出水口和流体面,以在Region里设置边界条件。

图2 几何块分割命令

3.3 几何(Part)转成域(Region)

使用Assign Part to Regions命令将几何体转换成计算域

图3 几何转换计算域

4.3.4  设置边界条件

为了形成边界层网格,在流体Region下设置正确的进出口边界条件

图4 边界条件设置

  1. 4.3.5  网格划分

1)网格划分操作可以在Operations中Automatedmesh或Continua中Mesh命令中进行设置,在网格模型中应选Prism Layer Mesh选项,接下来设置主要参数:

2)设置网格基本尺寸(Base Size):根据流道尺寸;

3)设置边界层层数(Numberof Prism Layers):推荐3~5层;

4)设置边界层增长率(PrismLayer Stretching):推荐为1.2;

5)设置边界层厚度(PrismLayer Thickness):推荐为基本尺寸的15%~25%;

图5 Automated Mesh网格设置

图6 Continua网格参数设置

下期继续后面流程。

Star-CCM+流体基础新能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0-04-13
最近编辑:21天前
LEVEL水平线仿真
硕士 | 热管理工程师 公众号LEVEL电池热管理技术
获赞 750粉丝 3609文章 323课程 8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