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基于DFX 技术的研发与中试流程设计

2年前浏览487



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其优势,但精细的分工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 “部门墙”,使研发、生产、销售这三大模块缺乏互动。目前常见的研发与中试现状是:研发部门独立负责项目研发,并以正样作为研发边界,转生产部门后再针对量产的可制造性、可测试性、质量可控制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重新设计。在产品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量产中发现设计问题就退回研发部门整改,问题解决后,再转回生产部门,如此反复,如同两个部门之间隔墙扔砖头。重复的设计更改,使新产品研发周期延长,试制成本攀升。


本文针对现状的弊端,对现有研发 /中试管理模式及流程进行梳理,综合运用 DFSS(六西格玛设计)、 DFX(最优设计)等现代管理方法和工具,设计以协同增效和并行工作模式为特征的研发 /中试管理流程。


 
研发/中试流程设计

1.1 最优研发团队


为实现研发、生产、销售这三大模块有效互动,对研发与中试的工作范围进行重新界定,拓展为:策划(需求分解)、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转化、验收测试、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并引入制造代表、财务(采购)代表、市场代表思路,建立以专家工作模式为主要特征的跨部门最佳产品开发团队模型和最佳新产品导入团队模型,形成了研、产、销有效互动、协同增效的组织基础。


 1.2 研发/中试流程设计


依据DFSS全生命周期理念和DFX技术,梳理研发和中试过程,设计基于DFSS的项目研发技术路线和方法与工具;设计基于量产三要素DFM/DFT/DFQ(工艺工程/测试工程/质量工程)的中试管理流程。


研发/中试管理流程的建立,使研发与中试工作有路径可循,有方法可依,有工具可运用,有节点可控制,有步骤可管理,确保了技术研发项目与中试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结论  

本文依据DFSS理论和DFX技术,系统性研究解决技术研发和新产品转化问题,设计了的以专家工作模式为特征的跨部门最佳研发与中试团队模型,形成了术业专攻、职责共担、优势互补、研产销并行互动、协同增效的技术研发与中试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流程化设计,建立了基于DFSS的项目研发技术路线和以DFX为工程内涵的中试流程。使技术研发项目和中试工作有路径可循,有方法可依,有工具可运用,有节点可控制,有步骤可管理,确保项目的有序高效进行。


本研究构建的研发、中试管理流程,可拓展应用于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减少重复设计更改和样本制造次数、提高研发设计成功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制成本、减少质量风险、提高量产后质量水平。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版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撤消


相关文章可在仿真秀搜索:

1)医疗设备的确认和验证--国际医疗行业V&V应用交流

2)为什么DFC是估算制造成本的主要方法;

来源:安怀信正向设计研发港
理论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1-16
最近编辑:2年前
获赞 65粉丝 52文章 361课程 6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