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资讯】通用宣布计划裁员过万员工;车和家或由力帆代工;阿里、腾讯疯抢汽车后市场

1年前浏览606
1、通用宣布计划裁员过万员工

中新社报道,当地时间26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宣布,将转型开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并计划停止8家工厂的生产,削减约14000名员工。

通用公司官网26日发布声明称,随着制造成本的上升和传统动力汽车销售的放缓,通用汽车决定转型投入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和生产,预计此举将帮助通用公司在2020年底内节省约60亿美元。

声明表示,公司将在美国市场停止生产别克君越、雪佛兰科鲁兹、凯迪拉克CT6等车型。而在未来两年内,该公司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投入将翻一番。(来源:证券时报网)

2、车和家或由力帆代工

当地时间11月26日,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的一则公示信息中获悉,受政策因素影响,车和家2016年规划的“年产15万辆电动场地车项目”目前已停止建设,这意味着车和家仍然未能拥有自己的电动车生产基地。

根据公示,该项目改由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租用厂房,承接大部分的产能需求,名称也已变更为“年产10 万辆增程式纯电动 SUV 项目”,这一描述与车和家不久前亮相的理想智造ONE车型描述不谋而合。业内人士就此分析,由于受到资质申请问题和量产临近的影响,车和家或转换方式,借由力帆汽车的生产资质,代工实现量产。

关于力帆代工车和家一事,早在今年9月初就有媒体爆料,但车和家方面迅速作出回应,车和家并没有相关代工计划,仍将采取独立生产模式。

但实际上,目前新能源申请资质已暂停一年之久,重启时间尚未确定。据车和家此前声称,首款车型理想智造ONE将于2019年四季度开始交付。因此其量产压力也随之增加。

根据这份公示材料显示,车和家原定“年产 15 万辆电动场地车项目”已于 2017年7月在江苏省常州市开工建设,此前生产设备已基本完成安装,但并未进行生产和验收。受政策因素影响,该项目目前已停止建设。同时,项目及工厂已由重庆力帆汽车常州分公司租用并承接,江苏车和家汽车遗留的厂房、大部分生产设备、公辅设施和环保设施也由其一并接收,同时承接其全部环境保护等责任。这意味着车和家目前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乘用车生产基地。

力帆汽车目前接收的生产线、预计生产车型及规模、投产时间等等多个因素,都与车和家首款车型理想智造ONE的条件吻合。对此,新京报记者就代工和新车生产情况分别通过电话和邮件联系力帆汽车,以及车和家公关部,截至发稿时,均未得到官方回复。(来源:新京报 魏帅)

3、阿里、腾讯疯抢汽车后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35亿辆。5年以后,大部分车都将会从4S店转入到汽车售后体系中,显而易见,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巨大的。但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还很小,不过已有资本早早介入,也带来了很多变局。

在“2018第三届中国汽车后市场连锁发展论坛”上,AC汽车联合创始人兼主编陈海生指出,政策层面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为产业资本进入汽车后市场清除了一大障碍,主机厂如上汽车享家、上汽通用车工坊、北汽好修养等,出行和汽车零售新势力如滴滴小桔车服、瓜子养车等在全国开拓维修连锁时,可以简化手续、节省一笔维修资质审批费用。而税费改革将促使优质企业更规范经营,有利于资本进入。

针对阿里、腾讯相继投资康众汽配连锁和途虎养车,陈海生认为一方面是原有线上“流量经济”增长乏力需要变换赛道所致,另一方面则是科技公司通过数据和技术来提升线下的商业效率,带来更广阔的商业想象空间,即进入“产业互联网”阶段。

线下维修连锁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陈海生认为,行业以后将呈现由用户运营平台跟供应链平台组成一个生态圈之间的竞争,但是目前现阶段的重点还是在通过投资和收编线下的优质企业,连接线下的场景,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大趋势下,供应链平台和并购在2019年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具备投资价值?陈海生认为,能在线化和数据化的企业一定是具备资本价值的,明年的后市场是有连锁化、在线化的趋势。

2018年11月27日,京东与全国7大经销商连锁举行了签约仪式。当月16日,京东与众泰汽车签订战略协议,包括金融方面等。而在这之前,2018年4月,京东和宝马举行了战略签约,开始在京东商城上后尝试宝马配件及用品的销售。2018年6月,京东开始在在广州做全车件的最后一步,除了最困难的全车件交易,试点自营的油电轮易损件,一站式满足修理厂的需求。目前已经在广东进行试点,将全车件整个流程,包括自营全三方流程结合在一起。2018年9月,京东汽车后市场和太平洋保险进行签约,此次合作不仅在保险销售环节上,同时也在理赔环节上做了一些探索。2018年8月12日,京东与固铂轮胎举行了合作发布会,11月份启动了定制机油的销售。

毫无疑问,随着车市降温、汽车新零售的到来,接下来的汽车后市场,将会进入更加激烈的竞争时代,各方角逐,谁将会最后胜出呢?(来源:盖世汽车  张敏)


来源:汽车技研
通用汽车电子新能源自动驾驶材料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0-29
最近编辑:1年前
汽车技研
汽车人社区
获赞 1032粉丝 391文章 2813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