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简说 | 拍振现象

1月前浏览8309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拍振现象是两个频率接近、振幅不等的简谐波形叠加时,合成波形振幅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现象。拍振的图形上,最大振幅段为拍的腹,最小振幅段为拍的腰,它们周期性出现。拍的频率与两个振动的频率差相关,频率越接近,拍频越低,周期越大。在工程中,拍振现象可通过希尔伯特变换分析振幅包络曲线。例如,列车通过桥梁时,若列车强迫频率接近桥梁自振频率,桥梁会产生拍振现象。


来源:CAE 进行时,作者:即墨。


拍振现象是指,当两个振动幅值不等、频率接近的简谐波形叠加时,其合成波形的振幅将随时间作周期性缓慢变化。由于频率接近,周期也接近,每过一个周期两个信号的相对相位就会有一点变化,接近同相的时候,两个信号叠加,幅值变大;接近反相的时候两个信号相互抵消,幅值变小,造成波形总幅值的周期性波动。工程中可以利用希尔伯特变换求解出振幅的包络曲线,进行进一步分析。

设两个频率接近的、振幅不等的振动方程为:

图片

图片

则合振动为:

图片

其中:

图片

两个简谐振动及其合成振动的波形曲线变化规律。

image.png

合成振动的频率和周期为:

图片

图片

最大振幅和最小振幅为:

合成振动的振幅随时间在振幅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呈周期性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拍”。在拍振的图形上,具有最大振幅的一段叫拍的腹,而具有最小振幅的一段叫拍的腰。腰和腹总是间隔的周期性的出现。在单位时间内腰或腹出现的次数叫拍的频率 f,振幅大小改变一次的时间叫拍的周期 T

两个简谐振动和的频率越接近,拍的频率就越低,拍的周期就越大。结构振动时,有时会产生拍振现象。列车通过桥梁,当列车的强迫频率接近桥梁自振频率时,梁体便会出现拍振现象。

振动电磁基础理论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1-01-21
最近编辑:1月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9362粉丝 20652文章 3249课程 208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3条评论
Lila
签名征集中
3年前
厉害了
回复
lubin
☯️
3年前
{d83d}{dc4d}
回复
观海听涛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3年前
仿真分析的用途越来越广,学习了
回复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