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汽车厂商:3DCC相比国外软件最大优势是什么?

2小时前浏览29

在汽车行业,美国某软件几乎是公差分析的代名词。

从美国三大车厂到中国合资与自主品牌,它伴随行业发展数十年,形成了深厚的流程体系与用户壁垒。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汽车研发团队在接触国3DCC时,都会直接提出这样的问题:

“3DCC相比我们已经用了几十年的国外软件,真正的差异和优势是什么?”

一张图,看懂差异的根源: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3DCC在三个关键环节实现了效率跃升:虚拟特征建立、PMI公差定义、装配约束。下面我们分三步讲清楚——3DCC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一、建立虚拟特征

在传统软件流程中,工程师需大量手工创建“虚拟点”“虚拟平面”等辅助特征来建立测量与装配关系。随着模型复杂度提升,这些虚拟点数量庞大,修改与复用都极其低效。

3DCC则采用“模型特征驱动”的建模逻辑,系统可直接基于几何特征创建约束和测量,仅在必要时建立虚拟特征。这一模式可使虚拟特征数量减少50%以上,数据语义与几何保持一致,降低了人为干预与出错概率。


二、PMI公差定义

在传统软件流程中,公差信息往往需要人工录入或调整,既耗时又容易出现偏差。
3DCC则原生支持MBD数据直读,可直接从国内外主流CAD中导入模型及PMI标注信息。无需重新定义公差,即可在分析阶段完整继承设计语义,实现设计与公差仿真的一体化。


三、装配约束

传统软件在定义复杂装配时(如悬架系统),需创建多个单一约束,往往超过8个约束、约100步操作。

3DCC引入高集成度装配约束机制,只需1个语义化约束即可建立完整装配逻辑。系统自动识别零部件的定位关系、传递路径与公差方向,大幅减少装配约束数量和操作步骤。据统计,操作步数从100步降至约25步,效率可提升75%。

通过上述三项流程创新,3DCC实现了从模型读取到公差计算、再到参数优化的全流程加速。比如在汽车行业典型案例——双叉臂悬架四轮定位参数分析中,3DCC相比传统软件整体效率提升可达数倍,且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高度一致,为客户带来更快、更准、更稳定的公差分析体验。

除了流程效率的跨越式提升,3DCC的系统化创新还体现在MBD原生集成、AI自动建模、高精度仿真验证、行业可靠性、标准兼容及本土化服务等方面,构建起覆盖设计-制造-测量的全链路优势,让国产软件不仅实现替代,更在效率与智能化层面实现超越。


通用装配尺寸链诚智鹏 3DCC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8
最近编辑:2小时前
尺寸链计算及公差分析
尺寸链计算及公差分析软件
获赞 125粉丝 168文章 231课程 7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