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结构仿真十几年,这几年在线上教仿真,颇有名气。即便如此,我也经常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
本文对比刚体动力学、瞬态动力学及静力学分析对同个模型的区别和联系。本文话题来自笔者最新力作《机器人结构仿真解决方案》。
我有这样一个需求:通过刚体动力学分析获取机器狗的关节载荷,然后提供给静力学分析模块。在研究过程中,我反复对比结果,发现结果不符合我的预料。
起初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一晚的研究,重新有了心得。本文通过一个简单案例,尝试提供答案,
在刚体动力学模块,给转动副施加转速100rad/s。
转动副的反力和反力矩如下:
结果可以解释:
1)匀速转动会产生恒定的离心力,所以反力恒为30.183N;
2)无阻尼匀速转动不需要力矩,所以反力矩恒为0;
在瞬态动力学模块(划分网格)进行如上分析,转动副的反力和反力矩如下:
在最后时刻,瞬态动力学与刚体动力学在反力结果上基本一致。反力矩差距较大。
结果可以解释:0时刻突加100rad/s是一个冲击载荷,引起反力和反力矩不稳定,瞬态响应随着阻尼逐渐消除,过渡到稳态响应。其实这种转速施加方式也是不合理的,因为速度是逐渐增加的。
在静力学模块(划分网格)进行如上分析,转动副的反力和反力矩如下:
注意:静力学不能施加转动副转速,必须改用惯性-旋转速度。
在刚体动力学和静力学中,突加载荷或变化载荷不会引起瞬态响应,只能得到稳态响应。在瞬态动力学中,突加载荷会引起瞬态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阻尼作用),逐渐过渡到稳态响应。
所以有如下现象:一样的设置,刚体动力学和瞬态动力学的分析结果不一样,尤其当瞬态动力学结果还处于瞬态响应中。
这个知识点的价值在于:
1)当你需要提取机器人关节载荷提供给静力学,你应该使用刚体动力学。因为他们的结果都对应稳态结果;
2)当你需要使用瞬态动力学分析机构的力学问题,一定要注意载荷的施加方式,尽量不要施加突发载荷,导致响应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