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50%! 电池×车企协同加速产业进阶!

6天前浏览75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11月14日 星期四


11月,广汽集团相继与宁德时代、华为数字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底盘、换电生态、能源管理等核心领域展开联合创新,共同打造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底座。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以“车企+电池+能源科技”深度融合为特征的全新阶段。


就在同一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性里程碑——10月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占比首次突破50%,达到51.6%。这一跨越,不仅体现出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走向“市场引领”,更反映出产业链上下游在协同创新中所释放的强劲动能。



产业数据刷新纪录

出口与消费双轮驱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7.2万辆和171.5万辆,同比增长21.1%和2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1.6%;1至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增长33.1%和32.7%。新能源汽车出口更是达到201.4万辆,同比暴涨90.4%。


 
 


增长动力一方面来自“以旧换新”政策与购置税优惠的叠加效应,另一方面则源于企业在产品迭代、技术创新与补能体系完善上的持续突破,共同推动了市场消费信心的提升。


从供需联动到技术共研:

产业协同进入深水区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临界点的背后,是动力电池企业与车企的战略合纵——它们不再仅仅是供应关系,而是共同定义技术路线、共建制造体系、共创能源生态。


理想汽车 × 欣旺达

9月19日,欣旺达动力与理想汽车宣布各出资50%,在山东成立合资公司“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该公司已完成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主营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与销售,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自研电池装车。


 


双方自2017年开启合作以来,八年的战略伙伴关系再度升级。理想汽车在今年7月的i8发布会上展示的90.1度5C三元锂电池,正是由欣旺达代工生产。这款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与安全性测试中表现优异,采用“自研+代工”的模式,充分体现出双方在研发、制造到交付环节的深度融合。


广汽集团 × 华为数字能源

11月7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数字能源”)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充电效率及整车驾乘体验为目标,在动力域相关系统和整车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双方通过携手构筑有竞争力、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产品,共建产业生态,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汽集团 × 宁德时代

11月10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在广东番禺正式签署长达10年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不仅是供应链的协同,更是从技术研发到能源生态的全链路共创,旨在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电动车的技术底座与用户体验,为行业树立长期主义合作的新标杆。


 


宁德时代将与广汽集团聚焦智能底盘、换电生态等前沿领域展开联合研发,并基于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及能源服务领域的深厚积累,共同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针对广汽传祺的车型规划,双方正积极推进磐石底盘技术的搭载应用,旨在通过这一关键技术,持续提升整车的驾乘质感与安全标准。


零跑汽车 × 中创新航

10月20日,浙江省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武义分局对外公示“中凌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审批结果,标志着零跑汽车与中创新航合资的动力电池项目正式落地。这个由双方持股的中凌新能源投建、总投资75亿元的超级工厂,计划建成年产能33.6GWh的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线,不仅将为零跑汽车的高速增长提供核心能源支撑,更以“整车需求牵引+电池技术赋能”的深度绑定模式,成为新能源行业供应链协同的新标杆。


 


江汽集团 × 宁德时代

10月25日,江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在安徽合肥签署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江汽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及宁德时代市场体系联席总裁韩伟共同出席并见证签约。江汽集团控股公司董事、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明主持本次签约仪式。江汽集团控股公司董事、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马翠兵与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副总裁罗慧萍代表双方签约。


 


根据协议,双方围绕战略合作目标的实现,基于江汽集团“集成化 集聚化”的精品供应链战略,坚定长期主义,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实现资源协同与优势互补。


双方致力于联合打造先进动力电池产品,在前瞻研发、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方面深度协同,共同打造技术领先一代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塑造技术品牌;推进新模式动力电池产品的合作,共同开展平台化车型研究,联合攻关,共同挖掘用户使用场景,寻求商业落地机会。

双方强化长期业务合作,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成本贡献”专项;整合彼此的优势资源,共同开拓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双方围绕自身产业优势和影响力,承诺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持续投入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积极探索产业生态融合,提高双方合作运营效率,构筑敏捷、高效的供应安全。


三星 × 宝马 × Solid Power

当地时间10月31日,宝马集团(BMW Group)与Solid Power公司联合宣布,三星SDI(Samsung SDI)将作为新合作伙伴。


 


据悉,自2022年以来,宝马集团与Solid Power已通过技术转让协议加强了ASSB技术的研发活动,近期的里程碑包括将Solid Power的大尺寸纯ASSB电芯集成到了一台宝马i7技术测试车中。根据新的三方协议,Solid Power将向三星SDI供应其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星SDI将负责将该电解质集成到隔膜或正极液中并用于制造电芯。这些电芯将由宝马集团根据双方商定的性能参数和要求进行评估。三方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并供应ASSB电芯,以便集成到下一代评估车辆中。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跃升,不仅源于消费端需求的爆发,更在于供给端的结构性重塑——动力电池企业不再只是“供应商”,而是车企的“技术共同体”

新能源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成为能源、数据、智能融合的载体。


从宁德时代到欣旺达,从中创新航到三星SDI,从理想到广汽再到宝马,一条贯穿研发—制造—能源—用户体验的纵深协作链,正在塑造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秩序。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汽车新能源材料储能控制工厂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2
最近编辑:6天前
锂电那些事
本科 | 技术总监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9粉丝 225文章 2647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韩国电池巨头拿下120GWh订单!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2025年10月30日,LG 新能源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运营利润实现显著增长。该季度公司合并营收达5.7万亿韩元,环比增长2.4%;运营利润增至6013亿韩元,环比增幅22.2%,运营利润率为10.5%。需说明的是,此次运营利润中包含北美生产激励资金,金额约为3655亿韩元。一、营收利润增长:ESS与新业务对冲EV软包电池需求下滑尽管美国电动汽车(EV)补贴到期后,EV 软包电池需求有所减弱,但第三季度营收仍实现环比微增,核心驱动力来自两大板块:ESS 电池产能提升: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工厂加大 ESS(储能系统)电池生产力度,填补了 EV 软包电池的需求缺口;新客户与新机型拉动:EV 领域的圆柱电池客户、IT 领域的软包电池客户均推出新机型,带动相关电池产品出货增长。运营利润方面,即便北美生产激励资金较此前有所减少,公司仍实现可观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举措:美国 ESS 电池产量增加、新型圆柱电池启动量产,以及持续推进的成本削减工作。二、订单储备与供应链:ESS电池积压120GWh,46系列圆柱电池超300GWh1. ESS 业务订单稳步扩容第三季度,LG 新能源斩获住宅级与电网级 ESS 项目新订单,截至三季度末,其 ESS 电池订单积压量已达约 120GWh。公司通过在战略区域布局生产产能,进一步强化供应链能力,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需求。2. 圆柱电池客户多元化突破在 EV 圆柱电池领域,LG 新能源通过签订大规模供应协议,成功拓展客户群体。其中,46系列圆柱电池新增订单量达 107GWh,不仅巩固了公司的本地化生产能力,也彰显了其全产品组合的竞争优势。截至三季度末,46系列圆柱电池订单积压量已超 300GWh(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三、北美生产布局与技术进展:合资工厂扩产,下一代电池研发提速1. 北美合资工厂升级产能在北美市场,LG 新能源持续推进稳定运营,重点升级与 Stellantis 集团在加拿大的合资工厂:该工厂目前主要生产电池模块,现已完成电芯生产的筹备工作,同时双方正探讨将工厂产能拓展至 EV 以外的应用领域。2. 下一代技术与供应链保障快充技术突破:公司在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域取得进展,成功研发锂金属电池的快充能力;锂资源自主保障:通过签订承购协议,确保在美国本土获取高达 4 万吨碳酸锂,进一步完善本地化锂供应链,为电池生产提供稳定原料支撑。四、未来市场预期:EV短期承压,ESS成增长新引擎LG 新能源对全球主要市场的短期趋势做出预判:美国市场:EV 需求或因补贴到期出现短期放缓,预计汽车厂商将调整电动化节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等替代车型的销量可能上升;ESS 市场则有望强劲增长,一方面监管不确定性逐步消除,另一方面 AI 数据中心对电力的强劲需求将直接拉动储能需求。欧洲市场:EV 市场预计保持相对稳定增长,主要依托 EV 购车补贴政策及持续严格的二氧化碳(CO₂)排放法规;ESS 市场需求也将上升,原因包括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以及欧洲各国为减少对中国供应链依赖而加大本土储能布局。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