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COMSOL年会关于电池模拟的个人总结

1小时前浏览69
上周四、五去上海参加了COMSOL年会,我重点关注了电池模拟方面的内容,周末分享了 COMSOL年会电池模拟海报分享。这里简单小结一下年会中关于电池模拟的内容。

1、COMSOL 6.4版本更新内容

comsol公司即将发布COMSOL 6.4新版本,电池模块的更新内容主要包括:

(1)内置定义了极化电压分解变量

把极化电压分解变量直接在模块内定义,我们无需自己编辑方程定义变量,可以直接提取极化电压分解变量,查看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欧姆电压降、电化学活化极化电压、浓差极化电压等。

关于极化电压分解,我之前编制了一个模型:先建立了一个C||LFP伪二维电池模型,该模型可以快速设定电极的配方、涂布面密度、压实密度(孔隙率),从而计算不同设计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同时在该模型中,建立了电池极化分解模型,我们可以获得充电或者放电过程中任意时间下正极和负极极片对应的活化极化、电解液中离子扩散极化、固体颗粒中离子扩散极化、电解液离子传递欧姆极化、固相电子传递欧姆极化的极化电压具体数值。具体的各部分极化电压定义式和输出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片

新版本中,这些变量已经定义好了,后处理过程中可以直接提取极化电压变量绘制图表,分析电池的受限因素。

(2)更加灵活的定义充放电循环

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施加电流边界条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函数来定义各种载荷曲线,但是载荷曲线的突然变化或不连续会导致数值不稳定。因此,在定义各种函数的载荷曲线时,必须在函数设置窗口中启用平滑处理,以确保收敛性。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预定义的 充放电循环 功能,能够模拟连续的恒流和恒压充放电循环,并可以选择在循环之间加入静置时间。新版本中,预定义了更加灵活的定义充放电循环,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工况,就像做实验设置充放电条件一样,更加灵活地设置倍率、截止电压、电流、时间等。

(3)其他更新

2、电池厂、整车厂也越来越重视电池模拟方面的工作

这次,参加年会并做报告的电池相关企业包括欣旺达、蜂巢能源、通用汽车、广汽集团、中车等。这些企业都成立了相应的电池仿真部门,开展电池设计、工艺优化、部件评估、寿命预测、失效分析、运维等方面的工作。

3、企业和高校研究院所都非常重视电池寿命预测

对于电动汽车、储能电站、消费电子产品等企业,精确的寿命预测能提供更好的质保、优化电池管理系统以挖掘性能潜力,并能提前预警电池热失控风险,避免灾难性事故。因此,企业重视电池寿命预测。

科研机构努力揭示电池老化的微观机理(如SEI膜增长、锂枝晶生长、活性物质损耗等),期待开发更先进的预测算法,探索新的预测技术和更本质的科学问题。

4、企业开始着力于将仿真和AI相结合,把大模型运用到各个方面

5、企业特别重视参数测量获取、参数辨识与标定,以及模型的准确性验,例如广汽开发了参数自动标定的程序。

6、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电池模拟研究集中在固态电池、机理揭示、精细模型开发、寿命预测等方面

以上是个人总结,仅供参考。建立基于工艺参数的模型预测电极结构,然后通过基于电极结构特性的模型预测电池性能,打通从从一个工艺再到下一个工艺,最终到电池性能的全链条的模拟过程,这是我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一个梦想吧,我一直在学习。后续我将继续总结分享模拟理论基础、学习过程和经验,和大家共同进步,希望这个过程对自己,对大家都有所帮助。


公众 号 持续更新和分享锂电技术知识与资讯,前往屏幕最下方即可写下留言,期待与大家更多地留言互动交流,感谢朋友们继续支持与关注。


来源:锂想生活
Comsol化学通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理论储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2
最近编辑:1小时前
堃博士
博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32粉丝 200文章 41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GITT测扩散系数公式中的面积S是指什么?

GITT测试基本原理 GITT(Galvan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是一种暂态测量方法。GITT测试是一个恒电流脉冲-弛豫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其中脉冲指一个短暂电流经过过程,弛豫指无电流经过的过程。基本原理是:单位时间t内,施加恒电流I进行充电或放电,之后电流断开以便在下一个脉冲之前达到平衡,同时记录恒电流过程和弛豫过程的电压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充电GITT具体步骤可参考:以0.1 C的恒电流对半电池充电10 min,然后搁置30min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继续循环该过程直至上限电压,放电过程类似。 图1 GITT测试过程原理以GITT原始数据分析电极反应的极化信息,进而推测和计算反应的动力学信息。它能提供不同SOC下的扩散系数、OCV曲线和过电位信息,是研究电池材料动力学的重要手段。扩散系数D计算公式如下:公式中各参数含义:D,锂离子扩散系数,cm²/sVM,电极材料的摩尔体积,cm³/molI0, 施加的恒定电流,AS,电极/电解质接触面积,cm²zLi, 锂离子电荷数(通常为1) -F,法拉第常数(96485 C/mol)dE/dδ,稳态电压随锂化程度变化的斜率,V/moldE/dt,瞬态电压随时间平方根变化的斜率,V/√s实际计算中的近似:图2 电压差计算细节代入后得到实用公式:其中,τ通电流脉冲时间;mB活性物质的质量;ΔEs稳态电压的变化;ΔEt在电流脉冲期间电池电压的总变化,忽略欧姆降(图2)。MB是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ΔEt为充/放电过程电池电压的变化,ΔEs弛豫阶段的电压变化。将对应材料的物性参数以及每组“脉冲-弛豫” 单元内的∆Es和∆Et代入公式即可得到锂离子的扩散系数。测试过程中,施加的电流必须足够小,以使每个时间步长的电位变化也很小。计算的 GITT 扩散系数应符合电流脉冲时间远小于特征扩散时间。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①像蓝电最新版数据处理软件已经开发了GITT计算工具,可以自动提取出每个脉冲的E1、E2、E3、E4四个电压,填写化学条件参数mB、MB、S、VM等参数自动计算每个SOC下的扩散系数。② 利用编辑之谭开发的网页工具计算(网址:http://www.upub.online/gitt.html),或者自己提取数据计算。公式中,S电极/电解质接触面积具体是指什么?锂离子只能通过与电解液接触的活性物质表面进行嵌入和脱出。因此,理想的 S 应该是:所有活性物质颗粒与电解液接触的总电化学活性表面积。这个面积取决于: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颗粒越小、孔隙越多,比表面积越大。电极的孔隙率和结构:电解液需要能浸润到这些表面。导电剂和粘结剂覆盖情况:它们会占据部分表面,阻挡锂离子接触。对于一个由无数纳米或微米级颗粒组成的多孔电极来说,这个真实表面积远大于电极片的几何面积(可能大几个数量级)。尽管理论要求的是真实表面积,但在实际科研论文和实验中,绝大多数研究都使用电极的宏观几何面积。这是因为:难以测量:准确测量多孔电极中活性物质的有效电化学活性表面积非常困难。虽然有一些方法(如BET气体吸附法可以测粉末比表面积),但难于直接测量已成型含有粘结剂和导电剂的复合电极在电解液中的有效接触面积。具有可比性:即使无法获得绝对值,使用统一的几何面积来计算扩散系数,仍然可以在相同的基准上比较不同材料之间的相对扩散性能。例如,比较掺杂与未掺杂的同类材料、或比较不同合成条件下得到的材料时,使用几何面积计算的 D 值仍然能有效反映趋势的差异。由于 S 在公式中取值对计算结果 D 的影响巨大。使用几何面积(远小于真实表面积)会导致计算出的 D 值显著偏大。因此,文献中基于GITT的扩散系数通常被理解为 “表观扩散系数”,其绝对值可能不准确,但用于相对比较和趋势分析是可靠且有价值的。如果考虑颗粒表面积的公式推导如果我们能够测试单个颗粒,假设是球形颗粒,并且锂扩散是径向的。那么:颗粒的质量 mB = (4/3)πR^3 * ρ (ρ为密度)摩尔质量 MB 和摩尔体积 VM 满足 VM = MB / ρ表面积 S = 4πR^2由于 VM = MB / ρ,则有:其中,R是活性粒子半径。这个公式对单个球形粒子有效,而扩展到多粒子系统是假设活性颗粒的表面积和体积之间的比率是恒定的。参考文献:[1] Nickol A, Schied T, Heubner C, et al. GITT an alysis of lithium insertion cathodes for determining the lithium diffusion coefficient at low temperature: challenges and pitfalls[J].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20, 167(9): 090546.[2] Tang K , Yu X , Sun J ,et al.Kinetic an alysis on LiFePO4 thin films by CV, GITT, and EIS[J].Electrochimica Acta, 2011, 56(13):4869-4875.[3]Jaeyoung Kim et al.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Galvan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J. Electrochem. Sci. Technol., 2022, 13(1), 19-31来源:锂想生活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