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国内储能政策转变:强制配储转向独立储能,商业模式已跑通!

12分钟前浏览13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 阶段一(2017–2025年初):政策驱动下“强制配储”。17年青海率先提出新建风电项目按装机规模10%配置储能,拉开国内强制配储的序幕。此后全国20余省区市陆续跟进,普遍要求新能源项目按照15–20%功率配比、2小时时长建设储能,部分地区上调至30%。储能建设由行政命令推动,电站被动承担成本,储能利用率偏低。

  • 阶段二(2025年5月至今):强制配储正式退出。25年2月,136号文明确提出:“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内蒙古、河北、甘肃、宁夏等地陆续试点容量电价补偿机制,以“容量租赁”或“容量电价”的形式给予独立储能稳定现金流,推动储能逐步脱离对新能源项目的绑定,实现市场化独立发展。

  • 阶段三(未来展望):电力市场化改革落地。25年9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基本健全。

储能政策发展历程

图片
  • 强制配储与独立储能在收入结构与经济性方面差异显著。强制配储收入依赖于提高新能源消纳、减少弃风弃光及有限的辅助服务补偿。但由于储能规模较小、配置分散、响应质量有限,电网侧实际调用频次低,导致配储的经济回报较弱,整体上难以覆盖新增投资成本。

  • 独立储能作为独立主体接入电力市场,具备多元化的收益来源:部分省区已纳入容量电价/容量补偿体系,提供稳定现金流;可通过现货市场及峰谷价差实现套利;还可通过容量租赁与参与辅助服务市场获取增量回报。独立储能的收益模式更为市场化和多元,经济性更优,有望受益于电力市场化改革。

强制配储和独立储能对比

图片

强制配储和独立储能(100MW/200MWh)经济性对比

图片

136号文后,储能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现货市场套利成为核心增量,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动跨省区现货交易加快。若电力现货交易价差超过0.5元/kwh,独立储能收益率在无容量电价补贴情况,IRR也可达到6%+。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电力新能源材料储能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3
最近编辑:12分钟前
锂电那些事
本科 | 技术总监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9粉丝 225文章 263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锂电池逆势爆发,全面激活产业链新格局!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锂电池板块逆势狂飙,背后是“结构性成长”新机遇:储能需求超预期爆发、全球化竞争加速、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升级。宁德时代等龙头已锁定产能至2026年,中国制造正抢占高端产业窗口期。 说到近期A股,其实大多数人都感受到了,气氛偏冷,指数又跌,个股更是哀鸿遍野,有个板块却逆势狂飙,就是锂电池,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锂电板块的涨停潮,市场焦点全被吸走了,大家有个共识,锂电池又要“重启牛市”了吗?我觉得,不能只盯着价格和短期爆发,这次锂电池走强,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逻辑,这就是“结构性成长”的新机遇,过去靠扩产推高估值的格局正在变,未来锂电池产业链比拼的,不只是供需,更是创新、全球化竞争和应用场景的再细分,这一轮机会,是中国制造跻身世界高端产业的窗口期。A股市场早盘震荡走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44%,深成指涨1.8%,创业板指涨2.68%。全市半日成交额1.27万亿元。盘面上热点轮番活跃,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上涨。板块方面,能源金属、电池、磷化工等板块涨幅居前,油气、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锂电池产业链爆发,天赐材料等20余股涨停,孚日股份6连板,华盛锂电6天3板,宁德时代涨超8%逼近历史新高。福建板块持续走高,厦工股份等多股涨停。储能概念股快速走强,上能电气涨停。11月12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签约仪式在四川宜宾成功举行,共签约项目180个总金额达861.3亿元,涵盖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光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新能源关键领域,展现出强劲的产业集聚效应与发展动能。技术路线:磷酸铁锂主导,固态电池突破打开新空间磷酸铁锂确立绝对优势:技术与成本的双重优势让磷酸铁锂成为市场主流。2025 年上半年其与三元电池市占率达 8:2,较 2024 年的 7:3 进一步拉开差距。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推出的超充型铁锂电池,将快充性能提升至 10C/12C,解决了补能短板;且其成本约 370 元 / 度,远低于三元电池的超 480 元 / 度,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需求激增。而三元电池则退守问界 M9 纯电版等豪华车型的高端市场。固态电池突破关键瓶颈:我国科学家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界面阻抗难题,使电池续航有望突破 1000 公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柔性电解质技术让电池储电能力提升 86%。企业端也成果显著,宁德时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突破 500Wh/kg,国轩高科车规级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启动上车验证,虽量产仍需时日,但为产业链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产业链结构:供需改善推动价格回升,企业分化加剧。多环节价格集体上涨。2025 年三季度后,锂电产业链多个环节开启提价。六氟磷酸锂散单价格翻倍,长协价格底部上行 40%-50%;电解液添加剂市场价上涨 30%,磷酸铁锂材料对二线客户涨价 1 - 2 千元 / 吨。此外 11 月碳酸锂将面临 2.35 万吨的供需缺口,叠加旺季需求,价格有望持续走强,锂盐企业议价能力也随之增强。市场需求:储能取代新能源车成增长主力,新兴领域开辟新赛道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储能已取代新能源汽车成为锂电需求增长核心驱动力。2025 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电池出货 428GWh,同比增长 90.7%;中国储能锂电池前三季度出货量达 430GWh,预计全年将达 580GWh,增速超 75%。兴业证券预测 2026 年储能市场增速将达 37%,远高于动力电池的 19%,且 AI 数据中心等领域的电力需求增长,将为储能锂电带来长期增量。新兴领域拓展需求边界: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场景快速兴起,为锂电产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2025 年 1 - 9 月,eVTOL、机器人等领域的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 50% 以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纷纷为相关领域提供定制化电池产品。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