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本书的原作者是David A. Weston,一位有超过30年电子设计经验、专门研究EMC问题20多年的资深工程师。这本书不仅被多所国外高校列为教材或参考书,而且内容非常注重工程实践,适合咱们搞技术、做工程的人阅读。
可能有些朋友对EMC还有点陌生,其实简单来说,它就是研究电子电气设备在一起工作时,互相不干扰、都能正常干活的一门学问。比如你手机通话时音箱发出滋滋声,或者设备莫名其妙死机,很多时候就是电磁兼容问题。

随着现在电子设备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EMC问题也越来越重要,有着巨大的挑战。所以,不管你是做研发、测试、质量管理,还是在校学生,懂点EMC知识都特别有用。
本书内容比较全面,结合大量实测数据、图表、实际案例和技术细节,来讲咱们的原理和一些应用。第2版比第1版增加了65%的新内容,包括新的印制电路板设计、军用民用测试方法、高频电缆耦合等内容,还更新了计算机建模方面的知识,以便适应现代技术发展。
02
下面我带大家看一看这本书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第1章先从电磁干扰和电磁环境的整体情况讲起,介绍了什么是EMI,有哪些常见规范,以及我们周围的电磁环境大概是怎样的。这一章相当于给我们建立了一个整体概念。

第2章深入讲解电场、磁场、近场、远场这些基本概念,还介绍了辐射体和天线的原理。这一部分可能有些理论,但作者用很多实际例子和简单易造的天线模型帮助我们理解,甚至还包括了电磁场安全限值的内容,很贴近实际应用。
第3章专门分析典型的噪声源,比如开关电源、发射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特性。这一章用了傅里叶分析方法,还配了计算机程序案例,帮我们理解噪声的本质。

第4-5章:解决信号间的串扰
信号走得太近,就会串扰。第4章剖析导线和电缆间复杂的容性与感性耦合。第5章则直接给出解决方案:如何选择元器件,以及如何提升电路的抗扰度与瞬态防护。
第6-7章:介绍屏蔽和电缆
这两章是实战心得。第6章专注电磁屏蔽,从材料选择到如何处理接缝、通风孔的处理,再到实际的屏蔽效能限制。第7章则聚焦电缆问题,包括电缆屏蔽、耦合机理和辐射特性。电缆往往是EMC问题的重灾区,这章给出了很多实用的解决方案。

第8章讲接地和搭接,这是EMC设计中至关重要又容易出错的部分。从安全接地到信号接地,从雷击保护到搭接技术,教我们如何为电路建立一个稳定、干净的参考地。
第9章介绍EMI测量方法和测试标准,包括民用和军用的不同要求,还有诊断测量的技巧。对于需要做产品认证的朋友来说,这章特别有用。
第10-12章:系统级EMC分析
最后三章,带我们跃升到更高维度。第10章着眼于系统级的兼容性与天线耦合,适合做大型集成的工程师。第11章则单点深入,专攻PCB布局这个所有电子产品的核心,从布局、接地到屏蔽,涵盖了PCB设计中常见的EMC问题,还有很多实际案例。第12章是全书的总结,将前面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教我们如何进行EMC控制、案例复盘、技术预估和计算机电磁建模,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这本书适合哪些人阅读呢?
工程技术人员:无论是做研发、设计、测试还是质量管理的,都可以作为参考丛书;
科研和检测机构人员:可以作为EMC分析、测试和设计的参考手册;
高校师生:电气、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都可以把它作为重要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