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151C 作为最新一代电磁兼容性标准,不仅传承了前代标准的核心要求,更在适用范围、平台覆盖和测试细节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它为现代军事装备提供了更为严格和细致的检测规范,能确保装备在极端电磁环境中稳定可靠运行,进而提升整体作战效能。
GJB151C-2025 包含众多电磁兼容检测项目,涵盖了传导发射、传导敏感度、辐射发射、辐射敏感度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1.CE101 25Hz~10kHz电源线传导发射;
2.CE102 10kHz~10MHz电源线传导发射;
3.CE106 10kHz~40GHz天线端口传导发射;
4.CE107 电源线尖峰信号(时域)传导发射;
5.CS101 25Hz~150kHz电源线传导敏感度;
6.CS102 25Hz~50kHz线导感度;
7.CS103 15kHz~10GHz 天线端口互调传导敏感度;
8.CS104 25Hz~20GHz天线端口无用信号抑制传导感度;
9.CS105 25Hz~20GHz天线端口 交调传导感度;
10.CS106 电源线尖峰信号传导敏感度;
11.CS109 50Hz~100kHz壳体电流传导敏感度;
12.CS112 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13.CS114 4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
14. CS115 电缆束注入脉冲激励传导敏感度;
15.CS116 10kHz~100MHz电缆和电源线阻尼正弦瞬态传导敏感度;
16.RE101 25Hz~100kHz场辐射发射;
17.RE102 10kHz~18GHz电场射发射;
18.RE103 10kHz~40GHz大线谐波和乱真输出辐射发射;
19.RS101 25Hz~100kHz场辐射敏感度;
20.RS103 10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
21.RS105 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
22.CS117 电缆和电源线雷电感应瞬态传导敏感度。
GJB151C 的平台覆盖范围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军用作战平台。针对不同平台的特殊电磁环境和工作条件,标准制定了差异化的测试要求,确保装备在不同平台上的兼容性。
1.太空平台
虽然GJB151C 主要面向地面和近空间装备,但对卫星、航天器等太空平台的电磁兼容性也提出了基本要求,如抗空间电离辐射、抗太阳风暴 干扰等,为后续专项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总之,GJB151C 标准的出台和应用,为军用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提升我国军事装备的整体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2.航空平台
飞机与直升机:强调对高速数据传输线的传导发射测试,覆盖从低频到40GHz 的宽频段范围。同时,针对飞机高速飞行时产生的动态电磁环境,增加了瞬态电磁干扰测试项目。
无人机系统:包括地面控制站、机载电子设备等,确保无人机在与其他航空器共存时不会成为电磁干扰源,同时具备抗敌方电子干扰的能力。
3.地面平台
地面车辆:包括坦克、装甲车、指挥车等。标准特别关注发动机启动、电子设备频繁开关等场景下的电磁干扰问题,确保车载电子系统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下的稳定性。
固定设施:如雷达站、通信基站、导弹发射阵地等,要求设备在雷电、大功率电磁干扰等极端环境下正常工作。
4.舰船平台
针对舰船的金属封闭空间、高湿度、盐雾腐蚀等特殊环境,GJB151C 增加了电磁屏蔽效能测试、抗腐蚀接地测试等项目。例如,在舰载雷达和通信系统中,标准要求设备在舰船摇摆、震动条件下仍能通过电磁兼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