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蜂窝夹芯结构脱胶损伤?ANSYS数值模拟的工程实操指南

1小时前浏览11

导读:在航空航天领域,每克重量的削减都意味着航程的延伸与成本的降低,每一分结构强度的提升都关系着任务的成败。蜂窝夹芯结构凭借“轻质高强”的先天优势,成为飞机机翼、卫星天线等关键部件的“标配”,但面板与芯子的脱胶损伤始终是其性能短板——而有限元分析(FEA)恰如“数字显微镜”,既能解析宏观结构性能,更能通过精细化仿真定位脱胶风险,为工程应用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解决方案。
01    

蜂窝夹芯结构从经典需求到前沿突破    

蜂窝夹芯结构在航空航天的应用,始终围绕“减重”与“抗失效”两大核心需求展开,其技术演进也同步呼应着装备性能的升级。
1、从客机机身到航天器隔热层的性能支撑
在航空领域,蜂窝夹芯结构是实现“轻量化与强度平衡”的关键。波音787客机的机身蒙皮采用碳纤维面板-Nomex蜂窝芯复合结构,相较传统铝合金材料减重20%以上,抗疲劳性能提升30%,直接将机身服役寿命从25年延长至30年;空客A350的垂尾前缘则选用铝蜂窝夹芯结构,面对强气动载荷时,蜂窝芯通过“分散应力-逐层吸能”的特性,避免前缘因局部冲击开裂,保障飞行姿态稳定。
航天领域对该结构的依赖更甚,且需额外应对极端环境。神舟飞船返回舱的防热层采用陶瓷面板-铝蜂窝芯结构,在穿越大气层时,蜂窝芯通过梯度变形逐层消耗2000℃以上的高温冲击能量,使舱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卫星太阳翼基板则普遍采用碳纤维面板-芳纶纸蜂窝芯结构,其面密度仅2.5kg/m²,却能承受发射阶段的剧烈振动(加速度达10g)与太空中的极端温差(-180℃至120℃),确保能源供应稳定。
2、曲面适配与可重复使用的技术突破
随着航空航天装备向“高精度”“长寿命”升级,蜂窝夹芯结构的应用衍生出两大技术热点,而有限元分析正是突破这些难点的核心工具:
一是高精度曲面适配技术。传统蜂窝结构因刚性强、成型难度大,难以适配星载天线、航天器舱体等复杂曲面部件,易因装配应力导致脱胶。哈尔滨工业大学熊健教授团队通过有限元仿真优化胞元构型,开发出“曲壁化碳纤维蜂窝”——先通过ANSYS模拟不同胞元角度对弯曲柔度的影响,最终确定60°渐变胞元结构,使蜂窝芯弯曲柔度提升40%,成功解决高精度天线的曲面定型难题,相关成果已应用于新一代遥感卫星,使天线指向精度提升至0.1°。
二是可重复使用装备的疲劳性能优化。SpaceX星舰的着陆腿缓冲结构采用钛合金蜂窝夹芯,需承受数十次起降的冲击载荷(单次冲击力达50kN)。工程师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100次循环载荷下的损伤演化,发现蜂窝芯W方向(芯子排列方向)的主要失效模式为面板-芯子脱胶,据此将胶粘剂涂覆工艺从“均匀喷涂”改为“环形加强喷涂”,使结构疲劳寿命提升至设计要求的1.5倍;空间站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则采用玻璃纤维蜂窝夹芯,通过ABAQUS仿真验证10万次抓取作业中的应力分布,在减重35%的同时,确保夹取精度稳定在0.05mm。
02    

蜂窝夹芯结构的脱胶问题    

要解决蜂窝夹芯结构的脱胶问题,需先掌握有限元分析的核心方法——从宏观等效建模到微观细节仿真,再到失效判据的设定,形成“结构表征-性能预测-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
(一)两种核心建模方法:适配不同工程需求
蜂窝夹芯结构由面板、芯子、胶粘剂三部分组成,受力时存在面板拉伸/压缩、芯子剪切、界面脱粘等复杂行为,需根据分析目标选择建模方法:
宏观等效夹层建模:如同制作“简化地图”,将蜂窝芯等效为均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无需构建具体胞元),适用于飞机机翼、卫星舱体等大型结构的整体刚度分析。建模时,面板采用壳单元(如ANSYS中的SHELL181)模拟,等效芯层采用实体单元(如SOLID185),通过共节点连接实现力的传递。西安交通大学团队通过力学推导,得出蜂窝芯等效弹性模量(Ex=Ey=7.2GPa)与剪切模量(G_xy=0.8GPa)的计算公式,将模态分析误差控制在5%以内,大幅提升计算效率。
细节建模:堪比搭建“精密沙盘”,按蜂窝胞元真实形状(正六边形、过拉伸形)构建几何模型,适用于脱胶、压溃等局部损伤分析。由于单个蜂窝板可能包含数千个胞元,需借助ANSYS的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自动生成网格。北京理工大学在抗爆仿真中采用此方法,清晰还原铝蜂窝芯在爆炸载荷下的“胞元侧壁弯曲-逐层压溃”过程,为防护结构设计提供直接依据。
(二)关键技术:失效判据与损伤演化模拟
有限元分析的核心价值在于预测结构失效,针对蜂窝夹芯的脱胶问题,需重点关注两大技术:
Besant失效准则:专门针对蜂窝芯的典型损伤模式(面外压缩压溃、面外剪切断裂),通过计算应力比值判断损伤起始。当满足公式σ₃₃/XT + (σ₁₃/SX)² + (σ₂₃/SY)² > 1时(其中σ₃₃为面外压应力,SX为X向剪切强度),判定芯层开始损伤,N系数(1.5-2.0)可根据材料特性调整(如铝蜂窝取1.8,Nomex蜂窝取1.5)。
渐进损伤模拟:通过用户自定义材料子程序(如ANSYS的UMAT)将损伤演化规律写入模型。当芯层满足失效准则后,材料刚度按指数规律退化(如Nomex蜂窝面外压缩失效后,弹性模量从700MPa逐步衰减至0),真实还原“损伤积累-性能下降-完全破坏”的全过程。
03    

工程实践:蜂窝夹芯脱胶损伤的ANSYS数值模拟    

为验证有限元分析在脱胶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以下通过具体算例展开——以承受板芯剥离载荷的蜂窝夹芯板为研究对象,分析芯子厚度对脱胶区域位移、应力的影响。
问题描述
研究蜂窝夹芯结构的面板和芯子的脱胶损伤问题,蜂窝夹芯结构由上面板、下面板、胶膜及芯子组成,通过ANSYS进行数值模拟。以承受板芯剥离方向载荷并含脱胶的蜂窝夹芯板为算例,整个模拟的尺寸为100×100×14.1(mm)。上、下面板为8层层合板(厚度为8×0.15mm,其层合顺序为[0/45/-45/90]s),并附加1层胶层(厚度为0.35mm),用壳单元模拟。中间为蜂窝芯子(厚度为12.5mm),其中芯子尺寸:边长为2.75mm,高为12.5mm,厚度为0.05mm,缺陷直径为30mm,用壳单元模拟。假定在整个结构的中心区域含有一个半径为r的脱胶区域,计算中上面板加1Mpa的均匀拉力,下面板固支。其他面为自由边界条件。其中,r根据自己建模的实际情况自定。
表1 蜂窝夹芯板材料力学性能
建立模型
模型建立使用ANSYS进行模型建立,我们组的数据为其他变量不变,变厚度,厚度分别为(0.02、0.025、0.03、0.035、0.04、0.045、0.05),本次实验报告所取的厚度为0.025。
图1-1 模型的立体图
图1-2 模型的主视图
网格划分:
图1-3 上面板网格划分
图1-4 整体网格划分
施加约束(载荷):
如图所示,上面板施加1Mpa的均匀拉力,下面板固支:
图1-5 施加约束
有限元结果分析
受力方向位移图(整体):
图1-6 上层板的位移
图1-7 下层板的位移
上面板的位移最大值出现在中心脱胶区域,因为下层板存在约束,会导致整个下层板有一定程度上的翘曲。
胶层的剪切强度相对与其拉伸强度要弱很多,因此这里主要分析含脱胶缺陷结构的胶层的剪切破坏,取剪切强度为68.6Mpa。
11.7<68.6
结论是不发生破坏
Mises应力图(上层面板每层、胶层、芯子分别显示):
(1)胶层:
(2)上层面板:
图2-1 第一层
图2-2 第二层
图2-3 第三层
图2-4 第四层
图2-5 第五层
图2-6 第六层
图2-7 第七层
图2-8 第八层
芯子:
图3-1 芯子应力立体图
图3-2 芯子应力侧视图
本组其他人员对照
表4-1 位移极值与芯子厚度
表4-2 应力极值与芯子厚度
表4-3 胶层应力极值与芯子厚度

数据分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脱胶区域位移大致与芯子厚度成线性关系,上面板应力极值与芯子厚度成线性关系。随着芯子的厚度的增大,最大位移逐渐变小。板内最大应力也变大。影响数据不同的原因是材料的属性,尺寸等,以及芯子厚度的不同。由图像看到,随着芯子厚度的变大,位移极值和板内应力在减小。
04    

蜂窝夹层脱胶受力分析视频教程      

为了帮助工程师掌握蜂窝夹层脱胶受力分析,近日我在仿真秀官网和APP发布了原创视频课程《Ansys APDL蜂窝夹层脱胶受力分析6讲:优化结构布局与粘接工艺不再难》。我通过 6 讲实操内容,学员可快速掌握脱胶全流程建模技巧,借助 APDL 参数化脚本实现批量仿真与自动后处理,既满足科研论文的深度需求(如界面单元、CZM 模型应用),又能支撑工程结构优化(粘接工艺、布局改进)。此外,技能可迁移至泡沫夹层、纤维复合材料等多类结构失效分析,以低时间成本实现科研效率与工程能力双重提升。  
本课程还为订阅用户提供VIP群进行交流答疑服务持续加餐内容提供定制化培训咨询服务仿真人才库高新内推就业、仿真秀还提供奖学金、学完此课程,推荐学习者报名参加工程仿真技术(CAE分析职业能力等级评价证书)。  

可回放,开具发票,奖学金、直播加餐  

提供vip群答疑和模型下载  

《Ansys APDL蜂窝夹层脱胶受力分析6讲:优化结构布局与粘接工艺不再难》

  
 

来源:仿真秀App
Abaqus振动疲劳断裂复合材料气动噪声航空航天UM声学理论材料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0
最近编辑:1小时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11428粉丝 22787文章 4046课程 24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