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数字揭秘丨《回到未来》中布朗博士的生存真相

2小时前浏览27

1


故事背景


1955 年 11 月 5 日(或 1985 年 10 月 26 日,具体取决于视角)的某个虚构清晨,马蒂・麦克弗莱完成了他的时间旅行首秀。如今被困在过去的他,向日后将发明时光机的布朗博士,以及当时尚处青少年时期的父母寻求帮助,希望修复错乱的时间线,重返 “未来”!


不过这部电影的结局总让人觉得有些违和,这种违和感并非仅来自那些明显不合常理的停车场景。


当马蒂胜利返程时,那辆装有金属挂钩的德罗宁跑车,恰好在希尔谷钟楼被闪电击中通电的瞬间,撞上了连接钟楼的电缆,此时时光机的速度也恰好达到 88 英里 / 小时。这个完全违反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规定的移动装置,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完整电路,为马蒂返回 1985 年提供了能量。眼尖的观众会发现,那枚避雷挂钩随后 “安全地” 与车身脱离,留在了 1955 年的电线上,仅轻轻晃动了几下。


 

上图为 1923 年电影《最后安全》中的场景:演员哈罗德・劳埃德悬挂在一座大钟上。


这一画面在《回到未来》中被两次引用 —— 一次是在影片开场的冷场戏中,另一次则出现在影片高 潮部分。


所有影迷都清楚,在 “现实世界” 里,布朗博士模仿哈罗德・劳埃德(见上图)的那个瞬间,就已经性命难保。但电影并未走向这一黑暗结局:相反,精疲力竭且轻微触电的博士,坐在距离那台以 88 英里 / 小时飞驰的鲁布・戈德堡式装置仅几步之遥的地面上,安然无恙。


如今,距离这一事件(更可能是虚构情节)已过去 70 年, Altair® MotionSolve® 将证明,当时布朗博士究竟身处多大的危险之中。




2


研究方法


Altair MotionSolve 是一款多体动力学(MBD)软件,全球工程师均借助它模拟复杂系统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及动力学特性。例如,汽车工程师可通过该工具预测并优化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甚至验证其安全性。而在本次研究中,它并未用于测试汽车刹车或飞机起落架,而是被用来重建时光机、其避雷挂钩与通电电缆的模型,进而评估这一系统在现实中的可行性。


此次模拟将通过确定并分析系统内涉及的各类作用力,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可能:挂钩会从德罗宁跑车上脱落并安全留在完好的电线上吗?还是说,撞击会引发以下任意一种故障?


  • 避雷挂钩断裂

  • 电缆断裂


答案将由 MotionSolve 揭晓。




3


假设条件


有趣的是,若要评估挂钩是否断裂或电缆是否断裂,模拟时反而需先假设这些部件不会损坏。基于这一前提,我们可将模拟预测的作用力与部件的极限强度进行对比:若作用力超过极限强度,部件即可能发生故障。


值得注意的是,若这些部件完好无损,模拟还能呈现挂钩的可能运动轨迹,进而判断其能否安全脱离时光机。


要重现这一事件,需获取大量关于电缆、挂钩与时光机的信息。但由于相关信息匮乏,研究团队不得不反复细致观察电影画面。在看完影片后,结合工程领域的最佳实践、材料特性及 1955 年的技术水平,研究团队做出了以下合理假设:


  • 挂钩的几何形状、结构设计及材料特性

  • 电缆的几何形状及材料特性

  • 电缆的预载力与边界条件

  • 挂钩与电缆之间的摩擦特性

  • 挂钩固定器的几何形状及材料特性

  • 挂钩与固定器之间的摩擦特性


为简化模拟背后的计算过程,团队还做出了额外假设:首先,将电缆假设为一系列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多梁结构 —— 由于在多体动力学中,对柔性编织电缆进行建模存在技术可行性问题,这种简化方式足以得出相近结果;其次,假设除电缆外,所有部件均为刚性结构。

 

注:该几何模型仅起装饰作用,不会影响模拟的最终结果。原始汽车几何模型由奥雷斯特・特雷雷莫托在 Turboquid 网站上制作,Altair团队对其进行了修改,为《回到未来》的时光机打造了 2025 年升级版本。


团队还对车辆做了最后一项改动:尽管仅为装饰目的,但这款时光机仍进行了 2025 年版本的重塑,以纪念该片上映 40 周年。




4


模拟结果


若一切按电影情节发展,挂钩能否安全脱离时光机?


由于模拟前提是 “系统所有部件均完好无损”,因此最易验证的便是 “挂钩能否安全脱离车身” 这一问题。若假设挂钩与电缆均未损坏,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在 Altair MotionSolve 中重现这一事件后,模拟画面显示,挂钩从固定座中脱出并钩住电缆;随后,在巨大动量的作用下,挂钩开始围绕电缆旋转;经过数次旋转后,挂钩 “哐当” 一声掉落在离布朗博士很远的地面上,过程无明显危险。

 

多体动力学模拟显示:时光机以 88 英里 / 小时的速度与电缆相撞,挂钩围绕电缆摆动数圈后,最终落到地面。


 

时光机挂钩分离的慢动作动画


 

挂钩撞击电缆并落到地面的慢动作动画




5


挂钩会发生屈服或断裂吗?


分析部件应力及模拟其柔性的常用方法,是采用克雷格 - 班普顿柔性体模型。但该模型的建立基于 “应力与应变成线性关系” 的假设,这在本研究模型中并不成立;此外,柔性体模型也无法呈现部件的失效过程。


因此,研究团队采用了另一种方法:通过手工计算,并引入安全系数,以应对挂钩所受的动态载荷及非线性材料特性。在模拟过程中,团队会实时监测挂钩的受力情况,计算每个时间步长下的峰值应力 —— 一旦峰值应力超过屈服强度(需计入安全系数),即可判定挂钩发生失效。


对模拟过程中挂钩的受力数据进行计算后发现:当电缆被拉紧时,挂钩的应力值超过了其屈服强度。这意味着,在挂钩被从固定座中拉出的瞬间,就会开始发生屈服变形,且极有可能断裂。




6


电缆会发生断裂吗?


电缆的断裂强度有公开数据可查:一根 3/8 英寸(约 9.5 毫米)的 7×19 结构不锈钢电缆,其断裂强度为 12,000 磅力(约 53,000 牛)。而模拟显示,当电缆被拉紧时,其内部张力超过了自身极限强度 —— 这意味着,电缆同样极有可能断裂。




7


结论:时间悖论!


尽管在 MotionSolve 中重现《回到未来》的高 潮场景时,“所有部件均完好无损” 的假设下,挂钩能安全脱离时光机,但模拟所揭示的作用力却指向一个可怕的现实: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挂钩断裂产生的碎片会对周边区域造成危险;更糟糕的是,断裂的钢缆会以致命速度在周围抽打,带来致命威胁。


由于布朗博士距离事发点极近,其生还概率微乎其微。或许他足够幸运,能避开飞溅的碎片,但面对那根 “金属鞭子”,恐怕无力招架。尽管 MotionSolve 无法直观演示电缆断裂的过程,但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布朗博士在现实中早已性命不保。


因此,若从物理规律的角度严格考量,这部电影的结局会引发一系列时间悖论 —— 这些悖论将破坏时空连续体,最终至少导致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毁灭。最后,以这个 “轻松” 的结论,祝《回到未来》的影迷们 40 周年快乐!






来源:Altair澳汰尔
HPCMotionSolve断裂非线性电路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多体动力学材料人工智能Altair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2
最近编辑:2小时前
Altair澳汰尔
澳汰尔工程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获赞 189粉丝 657文章 878课程 19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